我在大宋有靠山_第十六章 知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知己 (第1/2页)

    大宋朝的皇帝,自徽宗这个软蛋昏君以后,干啥啥不行,琴棋书画第一名。徽宗皇帝的瘦金体独步天下,赵构这个皇帝也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

    皇帝都这么痴迷于艺术,民间的艺术成就自然就更高了,赵构时期的翰林画院就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画师。赵瑷来到画院的时候,正巧遇到赵伯驹在挥毫泼墨。

    “伯驹兄,别来无恙啊。”赵瑷一拱手。

    此时的赵伯驹年方二十五岁,也正正值青春年少的年纪。看到赵瑷来了,他不由得一怔,放下了手中的画笔:“小王爷?”

    很显然,他没有想到赵瑷居然会来找他。太宗这一脉在靖康之难中伤亡殆尽,而太祖赵匡胤这一脉则风生水起,宗室成员达上千人之多。赵瑷是个王爷,平日与赵伯驹并无太多来往。虽然二人都是宗亲,可并不是很熟。

    “伯驹兄,你画的这是什么?”赵瑷忍不住问。

    赵伯驹刚停下笔:“这是官家让我画的江山秋色图,小王爷你来看看,这画的怎么样。”

    对于艺术,赵伯驹倒是很热情。江山秋色图是他的得意之作,今日正好完成。而恰巧小王爷的到来,赵伯驹非常想找人分享这份喜悦。

    赵瑷拿过这幅绢本画,仔细的打量了起来:“嗯,笔法刚劲秀润,且充满灵动之气。画笔尖细,但并不软弱轻浮。即使烘染重彩,却始终保持着线条的清晰度。北方山水,群峰绵密,层峦叠嶂,长河曲折蜿蜒而远逝,后卷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虚实相生,盘桓而上。果然是佳作,伯驹兄,佩服佩服。”

    赵瑷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赵伯驹却是大喜过望:“小王爷才是厉害得紧啊,一眼看出我这画的技巧来。那你再点评一下,这幅画的特别之处在那里。”

    这次赵瑷没有回答,只是沉吟不语。这让赵伯驹更是吃惊:“怎么,小王爷似觉此画作有何不妥之处么。”

    脸色凝重的赵瑷沉吟了一下,然后施了一礼道:“伯驹兄既然问起,那我就实话实说了。”

    没想到这赵伯驹的脸色更是凝重,他点点头:“但说无妨。”

    赵瑷抬起头环顾四周,将殿内几个杂役赶了出去,然后低声道:“伯驹兄,此画作千岩竞秀的宏伟气势,给人造成一种灵动而神秘的气氛,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若是我没猜错的话,伯驹兄怕是可能想描绘出一种士子的理想境界,使画面具有受到文人推崇的“士气”。虽然这幅画上出现的是一片太平、悠闲的景象,但却能从中体味出伯驹兄对失去故土的思念之情。不知我说的,对于否? ”

    赵伯驹闻言大吃一惊,他慌忙离座起身,对着赵瑷深深的作了以揖,赵瑷慌忙扶起:“伯驹兄何故行此大礼。”

    赵伯驹居然流泪了,他伸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