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3章 冠冕堂皇 (第4/5页)
。 目不转睛。 皆叹:“鬼工雷斧,难以形容一二。” “曾侯对公之心,可谓一片赤诚,日月可鉴!” 若敖子琰眼看赵德手中托着的新冕,佩戴着玉琮的拇指,按压在青铜冠上,刚硬不曲,大手划过九旒,黄铜黄玉相击,“叮叮咚咚”脆响,不自觉就想起他送出的那一顶已被他摔坏的纯金凤冠。 虽有金玉外在。 却无强硬内在。 “请公一试尺寸!” 李老一笑,使者上前托起铜冕。 “嗯!” 若敖子琰低头。 任由赵德接过,亲自服侍加于白玉冠上,意味加冕。 赵德笑赞:“李老与曾侯果然尽心,这铜冕尺寸重量正好!” 众臣也交口称赞,山呼万岁。 于是很快众人便将令人不快的左史很快抛诸脑后,若敖子琰更是头戴铜冕行走于大殿之上,一身权威更盛,隐在九疏后的目光更加莫测。 每有人见到便如骨牌跪下,俯首山呼:“恭贺楚公!” “喜得宝冕!” 正襟坐回到王座上,面对各位臣子,若敖子琰淡淡说道:“李老办事向来练达,也为本公准备一份赏赐,着大典之后赠予曾侯吧!” “是,老臣定会用心挑选,感谢曾侯一番美意!”李老应到。 若敖子琰又道:“时间仓促,大典诸事繁多,就有劳各位费心了,一定要好生款待各国使臣,切不可慢待!” “能为楚公效力,是吾等份内之事。” 王尹等人眼见若敖子琰似是满意了,提着的心脏终于放下,与李老低头相视一笑。 若敖子琰对于主动承办此事的李老也回馈了他的嘉许:“本公听闻此次收复郢都,李尹之子,李骊极力游说刘都尉,方能里应外合平定内乱,安定都城。李骊之功,本公记下了!” “小儿嘴上之功不敢与楚公武定四国之功,相提并论,不过为了我大楚安定,略进绵薄之力。”李老垂首谦逊的又回了一顶高帽,然后稳稳托起铜冠请他一试重量尺寸。 李骊也适时推辞了一番,终于换来若敖子琰的两丝目光:“谁有功,谁有过,本公都记在心里呢!不用谦辞了!” 李骊激动道:“楚公圣明!” 临行前,李老再度小心的请求道:“楚公,老臣有一子侄还在城外等候多日,特请楚公恩准其入城探亲。” “他叫李臣对吧?本公记得今年北伐之时路过申城,而他是一个得力的县尹,车马粮草准备无不充分,甚至就连接下来时日的天气时令也提前命人观测,对我军作战大有益处!” 若敖子琰看着他道。 “楚公盛赞,李臣少时父母早逝,一直养在老臣膝下,知道他本性木讷,至多勤勉罢了。”李老老老实实的答道。 “可惜很多人就连“勤勉”二字也做不到。” “本公才如是cao劳……” 若敖子琰轻抚着脱下的铜冕。 似在思考,又似只是单纯的心理施压,直到过了很久李老那双半弯的膝盖都快要撑不住了:“我等定竭心尽力为朝廷办事!” “好了。” 他才大手一挥:“齐达,找个时间出城去宣诸位县公入宫,本公正好有军国大事与各位县尹相商!” 李老顾不得腿酸,直接喜极跪地。 “多谢楚公!” 命赵常侍草拟诏书,宣布将奖议讨伐越椒及北伐二战所有将领,并透露明年他将要南征吴越之地的意图,让群臣回去拟出一个奖议折子和奏议禀他议定,并当朝奖赏了曾国使者和工匠百金和丝绸。 众臣喜形于色,明白这代表若敖子琰施于众世卿的第一步考验已经通过。 “欲取北方,先定南方!” “只有一场没有后顾之忧的北伐才能在十年之期内完成……” “诸位可明白本公用心?” 对于吴越的征伐,若敖子琰早就有所计划,如今不过是提前拿出来让群臣商议,然后看看,军中还有哪些人反对他,然后一一拔出……也让军中的其他不安分的家伙有事可做,而不是把余力发挥在别的上面,整日探听着不该他们打听的事情。 “诺!” 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李老会在这一场政治风暴中,明明被废了右手,却又再度有了隐隐被起复的势头,甚至重获君心,比之往昔更得重用。 众人鱼贯出了议事殿后。 王尹,赵侯等人对李老那是真心佩服到五体投地,论揣摩人心,逢迎讨好,李老论第二,没人敢论第一。 “右尹,果然高招啊!” “一招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