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9节 (第3/3页)
能攻克下来的语文作文、政治思想策论与物理、化学的实际cao作。 不光如此,她还得在开学以前,再把之前学完的小学、初中知识点再顺一遍,免得入学考试的时候露馅儿……阅读量的积累、课外习题与奥数的完成、英语口语的练习…… 苏秋月:当天才,真的太难了!(咆哮 — 在搬到县里的第二天,苏有粮和田凤娟两个人就没闲着,不说收拾东西,准备闺女和自己上上学、上班的事儿,他们俩还得招待这左邻右舍过来串门聊天的邻居。 要说起来住在这种胡同里的人,基本上都是十几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老面孔,大伙儿也都知道老方,就是苏有粮现在买下来的这间房的原房主要卖了房子带着老伴去省城跟儿子一起生活的事儿,一直都盯着这间院子会来个啥样的新邻居。 可等来等去,一直等到过年都快开春了,这帮人才算是把苏有粮这一家子给盼来了。 因为昨天他们都在收拾东西,动静挺大的,大伙儿也就都知道了这户新邻居是搬过来了,只是这左邻右舍的也都不是没有眼力见的人,便都没有在昨天上门拜访,而是陆陆续续地,他们搬来的第二天开始了登门聊天,也算是互相了解、观察一下,看看这邻居咋样。 要说他们最怕的,就是遇见那种不着四六,也不过正经过日子的人做邻居。 所以在看到苏有粮这是个一家三口,家里头的摆设啥的,也都像是平常人家的样子,这群人多少也都放松不少。 于是,在这几天里,苏有粮他们也都陆续认识了住在这一个胡同里的邻居。 住在这儿的人大多都是本生本土的县城人,大多都是工人家庭。 不是在国营饭店帮厨的,就是搁供销社卖东西的,还有在厂子里上班的……反正各行各业都有,但都是条件相当不错,不愁吃喝的正式工人。 在这样的对比下,苏有粮和田凤娟这俩还是借着闺女的光才当上的临时工就有些不够看的了。 尤其他们还是从下边大队里搬过来,户口上还是农村户口,不像这群街坊,都是吃商品粮的。 但苏有粮是谁啊?他是那能让人瞧不起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主吗。 于是,在面对这群人对自己一家子情况的询问时,他是毫不怯场,张嘴就来,绝不给对方半点瞧不起自己的机会。 而在苏有粮这可谓是口吐莲花的口才加持下,和旁边田凤娟那白白净净,看起来就不像农村人的外貌形象对比,再加上这两口子一唱一和地说起了自家闺女是全县第一,和他们俩是为了孩子教育而搬来县里,俩人都在县小学工作的话,是直接就将原本还对两口子是从下面大队搬来而多少有些瞧了不上的街里街坊们全都给唬住了。 这要说甭管在哪儿,你要说自己有个正经职业,或者是家里头不缺钱也只能叫大家不至于瞧不起你,算是平起平坐。 但如果你说你家有个特会学习,成绩还门门功课一百分,贼能拿得出手的孩子,那么你在这左邻右舍之间,可就算是能叫人高看一眼的了。 毕竟,谁的童年里没有个被爹妈从小说到大的“别人家的孩子”呢。 于是,在苏有粮这三口搬到这胡同里没几天的时间里,凭借苏有粮和田凤娟不遗余力地吹捧与宣传,苏秋月可以说是日渐成为了“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但却能叫胡同里家家户户的孩子们听了就暗自咬牙切齿,却又每天都被爹妈耳提面命的——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 整个胡同里的人们可以说是都知道了这户新搬来的邻居家的孩子,是个被县小学校长都承认,打败了他们县城里孩子成为了这次小学联考中全县第一的天才! 而苏有粮和田凤娟两个人也都成为了胡同里有小孩家庭中父母的青睐,时不时的就会带着家里的孩子过来串门,跟着这两口子讨教一番教育经验。 但对于苏秋月本人而言,饱受高中知识折磨的她,是真的只想做个快乐的小傻子。 “天才,可不是人人都能当的。”面对邻居家带过来一起串门,顺便也想让自家孩子跟着全县第一的孩子受受熏陶的几个小孩儿,苏秋月深沉地说出了这句可以说是装13装到极致的话。 然后,在给这几个孩子整懵了的当天晚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