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6页 (第1/2页)
可惜,沈明洲帮忙写的模拟系统,只能为他们加快测试结果的速度,却无法精准无比的选出答案。 因为,新材料的复杂特性不是简单模拟就能获得的。 莫敏学在反反复复测试了所有可以想到的新材料之后,甚至产生了创造一种全新材料的疯狂想法。 当他说出这个想法的时候,研究员的视线都透着震惊。 创造一种新材料? 那可是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难度! “所长疯了疯了,只有给他放长假才能抢救了。” “很好,这说明我们所长依旧是一位很有创造力的领导者,我宣布新材料名字叫莫须有新材料了。” “我要把莫所这句话写到日记里,然后传给我的儿子,我的儿子再传给我的孙子,这样我的孙子就能知道,莫须有产生的伟大过程。” 大家嘻嘻哈哈,没有当回事。 做外骨骼还算一个正经目标,创在新材料可遇不可求,仅次于火星撞地球。 然而,沈明洲陷入了诡异深思,忽然响应了莫敏学的话。 “舅舅,我马上给你写一套新的模拟系统,帮你测试新材料。” 研究员的视线快要化成实体,拉住沈明洲的肩膀摇醒他。 孩子!别跟你舅一起疯! 沈明洲说要做的事,谁也阻止不了。 莫敏学要研究新材料,他就帮忙写材料类模拟实验系统。 低温、高温、极端实验环境,虽然智能仿生中心没有合格的材料实验设备,但是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演算未尝不可。 模仿俄罗斯碳纤维显然不可能成功。 倒不如协助莫敏学进行大胆创新。 沈明洲写模拟系统熟练又快速,他写,莫敏学在旁边监工提要求。 舅甥两人动力十足,搞得实验室研究员都不好意思偷懒。 没法为诺贝尔新材料添砖加瓦,那就为外骨骼尝试新的探索方向。 明明是遇到了研究瓶颈,却因为所长和沈明洲两个人的热情,重燃了一群人的干劲。 智能仿生中心忙忙碌碌,渡过了充实的一天。 傍晚晃悠去食堂吃饭,忽然听到有人议论高科。 “听说高科搬总部了,上周开始动工。” “他们这又搬家又搞安防的,能保证我们的网络安全吗?” “其实我们单位的网络安防挺好做的,少用外网就行了。” 沈明洲听着听着,不由自主的过去问道:“高科搬哪儿去了啊?” “不知道。”对方摇了摇头,“这消息都是我家澄明市亲戚说的,市政府怎么都留不住,听说上周连夜搬的,工业区都只设联络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