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2页 (第1/2页)
大人的借口总是工作忙。 沈明洲不明白邵炼为什么拒绝同行,明明见他对全球科技大赛十分关心,不仅帮忙做蜻蜓,还会找出无数的专家教授资料,一位一位给沈明洲介绍:这是诺奖获得者,那是人工智能领域大能。 语气里全是对科研界顶尖人物的怀念。 还能仔仔细细的回忆起他们聊天时的小脾气。 沈明洲对邵炼总有一种很深的挖掘欲望。 不止是曾经的十年,还有十年之前的所有求学经历,都是他的好奇心所在。 可惜,沈明洲一问,邵炼就敷衍。 “不都那样,整天做实验、去图书馆、听教授讲课,看不完的数据写不完的报告,偶尔还要跟实验室的人争夺仪器,但是他们都抢不过我。” 邵炼语气得意骄傲,顺便传授沈明洲人生诀窍,“你只要跟抢你仪器的人说,导师晚上就要结果,做不出来他们背锅顺便把实验重做一次,他们就会乖乖让开,给你仪器。” 非常恶霸。 却不自知。 收拾好行李,沈明洲终于与赴美代表团回合。 赴美参加全球科技大赛的选手里都是沉稳的小少年。 四个小姑娘,六个男孩子,热热闹闹似乎相熟的样子。 早已跟团队打成一片的欧阳博艺,甚至可以给沈明洲介绍:“这是宁俊、那是敖辉,他们做的是癌症基因项目,还有一个水质环保研究。” 这次代表团队浩浩荡荡三十多人,参赛类别分布为四类。 所有人成功集合之后,带队老师郭嘉良就给他们分发了比赛的详细资料。 赛事流程和解释说明应有尽有。 全球科技大赛的起源悠久,而且还诞生了八位未来的诺奖获得者。 所以,这份资料不仅是宣传赛事意义,还详尽列出了一众评委专家的信息。 诺贝尔奖获得者,知名研究教授,那些在新闻上才能见到的名人,都会在选手交流会上一一路面。 不过是几句话的简明生平,足够让参赛的学生们发出惊叹。 郭嘉良见代表选手们的表情,非常满意。 这才是对待最高赛事应有的欣羡。 他说:“我们这次出去的目的,不止是展示我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交流学习!”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喊了无数年。 每次赴美之前,郭嘉良都要给学生们上一场深刻的赛前动员课。 团结!进取!为国争光! 老师说得激情昂扬,优秀学子也是十分给面子。 然而,沈明洲站在队伍里目光平静,仿若未闻,连兴奋和激动的笑容都没从他脸上找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