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节 宫室 (第4/7页)
徙,似亦以材木难得故也。 当时能为窟室者颇多。《晋书·隐逸传》:孙登,于郡北山为土窟居之。(登汲郡共人。)张忠,永嘉之乱,隐于泰山。服气,餐芝,饵木,修导养之法。其居依崇严幽谷,凿地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立道坛于窟上,每旦朝拜之。郭瑀,隐于临松薤谷,凿石窟而居。瞿硎先生,大和末,常居宣城郡界文脊山中。桓温尝往造之。既至,见先生被鹿裘,坐于窟室。《宋书·武三王传》:南郡王义宣反问至,其子恺,于尚书寺内着妇人衣、乘问讯车投临汝公盖诩。诩于妻室内为地窟藏之。事觉,收付廷尉。诩伏诛。此等似因其时之人,遦穿地窖而然。虏大官有八十余窖,已见第十一章第二节。高颎言江南储积,多非地窖,则北方地窖正多。此滑台之围,所以能于造次之间,撤草屋而为窟室也。《魏书·奚斤传》:父箪,有宠于昭成皇帝。时国有良马,曰骝,一夜忽失,求之不得。后知南部大人刘库仁所盗,养于窟室。箪闻而驰往取焉。则北方之人,并有为窟室以养马者。又《景穆十二王传》:济阴王小新成之孙弼,入嵩山,以xue为室。此则自然洞xue,不待开凿者。盖当时人民,亦本有xue居者也。 其时民居,又有极简陋者。《魏书·封回传》:除安州刺史。山民愿朴,父子宾旅,同寝一室。回下车,勒令别处。其俗遂改。此必因屋少而然也。《北齐书·神武帝纪》言:帝从尒朱荣徙据并州,抵扬州邑人庞苍鹰,止团焦中。苍鹰母数见团焦赤气赫然属天。及得志,以其宅为第,号为南宅。虽门巷开广,堂宇崇丽,其本所住团焦,以石垩涂之,留而不毁。至文宣时遂为宫。团焦盖极简陋之室,其营造如何,何以名为团焦,则不可知矣。北人多居毡帐,有极大者。《颜氏家训·归心篇》云:“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毡帐,及来河北,不信有二万斛船。”可见毡帐之大,能容千人也。 民居虽甚简陋,贵人所用营建材料,却有极贵者。琉璃之贵,已见第二十章第二节,而东昏侯诮武帝兴光楼何不纯用琉璃,(见第十章第六节。)则南方室屋,亦有用琉璃者,即兴光楼亦颇用之矣。《晋书·外戚传》言:王恺用赤石脂泥壁。《宋书·百官志》言:明光殿以胡粉涂壁,画古贤烈士。以丹朱色地,谓之丹墀。东昏侯涂壁皆以麝香。(亦见第十章第六节。)王肃之归虏,虏为起宅舍,亦以香涂壁。此等皆妄为奢侈,无益实际者也。 时所营构,有甚高者。魏明元帝起白台,高二十余丈,见第八章第二节。(亦见《本纪》泰常二年。)齐文宣营三台,构木高二十七丈,见第十四章第二节。《梁书·处士传》:陶弘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中山立馆。永元初,更筑三层楼,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下。《北史·崔辩传》:辩曾孙弘度,膂力绝人。年十七,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亲信,累转大都督。时护子中山公训为蒲州刺史,令弘度从焉。尝与训登楼,至上层,去地四五丈,俯临之。训曰:“可畏也。”弘度曰:“此何足畏?”歘掷下至地,无所损。训大奇之。此楼亦必不止一层也。 虏起朔方,本非居国,故昭成欲定都灅源川,筑城郭,起宫室,而平文后尼之,事见第六章第三节。道武再兴,始于平城附近筑城郭,立市里,起宫庙。又营台观苑囿,穿池引渠。所至之处,又多建离宫。自此至孝文迁洛之前,仍世皆有增造。其事具见《本纪》。然平城规制,实尚简陋,观第十一章第二节所引《齐书·魏虏传》可知。《魏书·莫含传》:含孙题,大祖欲广宫室,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将模邺、洛、长安之制。运材数百万根。以题机巧,征令监之。召入与论兴造之宜。题久侍颇怠,赐死。足见其规模离邺、洛、长安犹远也,而劳民则已颇甚。《高允传》:给事中郭善明,性多机巧,欲逞其能,劝高宗大起宫室。允谏曰:“臣闻大祖既定天下,始建都邑。其所营立,非因农隙,不有所兴。今建国已久,宫室已备。若广修壮丽为异观者,宜渐致之,不可仓卒。计斫材运工,及诸杂役,须二万人。丁夫充作,老弱供饷,合四万人,半年可讫。其所损废,亦已多矣。”虏之滥用民力,可以见矣。孝文迁洛,用蒋少游等以司营造,已见第二十章第二节。然其事实未大成。《魏书·大武五王传》:广阳王建闾之子嘉,表请于京四面筑坊三百二十,各周一千二百步。乞发三正复丁,以充兹役。虽有暂劳,jian盗永止。诏从之。《世宗纪》:景明二年九月,发畿内夫五万五千人筑京师三百二十坊,四旬而罢,即此事。是至世宗之时,坊里之制,犹未备也。《景穆十二王传》:任城王澄奏都城府寺,犹未周悉。请取诸职人及司州郡县犯十杖已上,百鞭已下收赎之物,绢一匹输砖二百,以渐修造。《李崇传》:崇于肃宗时上表曰:“窃惟皇迁中县,垂二十祀。而明堂礼乐之本,乃郁荆棘之林。胶序德义之基,空营牧竖之迹。城隍严固之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