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节 羌浑诸国 (第5/5页)
;唐子似即虎子也。《魏书·传》又云:“虎子死,弥治立。虎子弟羊子,先奔吐谷浑。吐谷浑遣兵送羊子,欲夺弥治位。弥治遣使请救。世祖诏武都镇将宇文生救之。羊子退走。弥治死,子弥机立。”《宋书·后废帝纪》:元徽四年,十月,以宕昌王梁弥机为河、凉二州刺史,此除授,或在其纂立之初也。(南朝自此率以河、凉二州刺史、宕昌王授其主,齐武帝永明元年,亦以此授弥机。)《齐书·武帝纪》:永明三年,以行宕昌王梁弥颉为河、凉二州刺史。本传同。是岁为魏孝文帝大和九年。《魏书·本纪》:七月,遣使拜宕昌王梁弥机兄子弥承为其国王。《穆崇传》:崇玄孙亮,为仇池镇将。时宕昌王梁弥机死,子弥博立。为吐谷浑所逼,来奔仇池。亮以弥机蕃教素著,矜其亡灭;弥博凶悖,氐、羌所弃;弥机兄子弥承,戎民归乐,表请纳之。高祖从焉。于是率骑三万,次于龙涸,击走吐谷浑,立弥承而还。《齐书·本纪》:永明六年,亦以弥承为河州刺史,而不详魏替弥博立弥承之事,然弥颉尝一继位,则《魏书》又不详,疑其为弥博出亡后吐谷浑所立也。十年,(魏大和十六年。)弥承朝于魏。又使求军仪及伎、杂书于齐。诏军器致之未易;内伎不堪涉远;秘阁图书,例不外出;赐以《五经》集注、论各一部。《梁书·武帝纪》:天监元年,宕昌王梁弥进号,盖颉之误;四年,四月,以行宕昌王梁弥博为河、凉二州刺史宕昌王;(本传同。)则弥承之后,弥颉、弥博,复相继在位,《齐书》谓“弥颉卒,乃以弥承为王,”疏矣。弥博死,子弥泰立。大同十年,复授以父爵位。《周书·宕昌传》云:自弥忽至仚定九世,(弥忽、虎子、弥治、弥机、弥承、弥颉、弥博、弥泰、仚定。)每修职贡不绝。后见两魏分隔,遂怀背诞。永熙末,(梁中大通六年。)乃引吐谷浑寇金城。(仚定,《文帝纪》作企定,云引吐谷浑寇金城。渭州及南秦州氐、羌连结,所在蜂起。金城,见第二章第二节。渭州,见第十二章第七节。南秦州,见第十二章第三节。)大统初,又率其种人入寇。行台赵贵督仪同侯莫陈顺等击破之。仚定惧,称藩请罪。大祖舍之,拜抚军将军。四年,(梁大同四年。)以仚定为南洮州刺史。后改洮州为岷州,仍以仚定为刺史。七年,(梁大同七年。)仚定又举兵入寇。独孤信时镇陇右,诏信率众便讨之。军未至而仚定为其下所杀。信进兵破其余党。(《信传》亦作企定,云企定子弟收其余众。)朝廷方欲招怀殊俗,乃更以其弟弥定为宕昌王。十六年,弥定宗人獠甘袭夺其位。弥定来奔。先是羌酋傍乞铁忽等,因仚定反叛之际,遂拥众据渠林川。(《宇文贵传》作渠株川。云纳弥定后,于渠株川置岷州,不知本宕昌地为铁忽所据?抑铁忽平后,岷州移治也?)与渭州民郑五丑,扇动诸羌,阻兵逆命。至是,诏大将军宇文贵、豆卢宁,凉州刺史史宁等率兵讨獠甘等,并擒斩之纳弥定而还。(此亦见《宇文贵》、《豆卢宁》、《史宁》、《赵刚》、《赵昶传》。)保定四年,(陈天嘉五年。)弥定寇洮州,总管李贤击走之。是岁,弥定又引吐谷浑寇石门戍。(甘肃临潭县南有石门山。)贤复破之。高祖怒,诏大将军田弘讨灭之。以其地为宕州。(见上节。)邓至,《魏书》云:白水羌也。世为羌豪。因地名号,自称邓至。其地自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亭街,未详。平武,汉县,在今四川平武县东。汶岭即岷山。《水经注·漾水篇》》:白水东南径邓至城南,又东南径阴平故城南,则邓至城在阴平西北。)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其王像舒治,遣使内附。高祖拜龙骧将军、邓至王。遣贡不绝。案其见于《魏书·本纪》者:又有像舒彭。大和十七年,(齐永明十一年。)遣子旧诣阙朝贡,并求以位授旧。诏许之。世宗永平二年,(梁天监八年。)八月,丁未,邓至国遣使朝献。戊申,以邓至国世子像览蹄为其国王。盖其初立时也。《梁书》亦有传,云:宋文帝时,王象屈耽遣使献马。《齐书》附《宕昌传》,云:建元元年,征虏将军西凉州刺史羌王像舒彭进为持节平西将军,后叛降虏。然《武帝纪》:永明元年,二月,以东羌王像舒彭为西凉州刺史,则复来归顺矣。梁天监元年,始封为邓至王。五年,遣使来献。(见《纪》及本传。)《周书》云:自舒治至檐桁十一世。魏恭帝元年,(梁承圣三年。)檐桁失国来奔。大祖令章武公导率兵送复之。《魏书》云:邓至之西,有赫羊等二十国,时遣使朝贡,朝廷皆授以杂号将军、子男、渠帅之名。《北史》云:赫羊部内,初有一羊,形甚大,色至鲜赤,故因为国名,其说似近附会。又举诸国之名曰:东亭街、大赤水、寒宕、石河、薄陵、下习山、仓骧、覃水,云风俗粗犷,与邓至国不同焉。亦不能备二十之数也。 悬空寺悬挂在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