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咕公版·两晋南北朝史_第三节 北方丧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节 北方丧乱 (第5/5页)

,汉县,在今陕西长武县西北。)宝夤密遣其将郭子恢等攻杀之。遂叛魏,自号为齐。遣子恢东攻潼关,(见第三章第三节。)张始荣围华州。(见上节。)魏诏尚书仆射行台长孙稚讨之。初宝夤之败,北地功曹毛洪宾,据郡引寇,钞掠渭北。(北地,见第二章第二节。)时杨椿为雍州刺史,其兄子侃为录事参军,请讨之。洪宾通书送质,乞自效。及是,与其兄遐,纠率乡义,将攻宝夤。宝夤遣其将卢祖迁击遐,为遐所杀。又遣其将侯终德攻遐。时薛凤贤反于正平,(后魏郡,在今山西新绛县西南。)薛修义屯聚河东,(见第二章第二节。)分据盐池,攻围蒲坂,(见第三章第四节。)东西连结,以应宝夤。杨侃为稚行台左丞。稚军次弘农,(见第二章第二节。)侃劝其“北取蒲坂,飞棹西岸。置兵死地,人有斗心。华州之围,可不战而解;潼关之贼,必望风溃散。诸处既平,长安自克。”稚从之。令其子子彦等领骑于弘农北渡。围城之寇,各自散归,修义亦即逃遁。子恢为官军所败。稚又遣子彦破始荣于华州。终德因此势挫,还图宝夤。宝夤战败,奔万俟丑奴。时武泰元年(梁大通二年。)正月也。

    以上皆孝明之世叛乱之较大者;其较小者:在清河则有崔畜。在广川则有傅堆。(清河,见第五章第三节。广川,见第九章第五节。孝昌元年,三月,畜杀大守董遵,堆执大守刘莽反。青州刺史安乐王鉴讨平之。)在朔州则有鲜于阿胡、库狄丰乐。(朔州,见第十一章第二节。孝昌二年四月据城反。)在平原则有刘树、刘苍生。(孝昌二年十一月反。州军破走之。刘树奔梁。)在徐州则有任道棱。(孝昌三年,正月,袭据萧城。州军讨平之。萧,今江苏萧县。)在东郡则有赵显德。(东郡,魏治滑台,见第六章第五节。显德,孝昌三年二月反。诏都督李叔仁讨之。四月,别将元斌之斩显德。)在齐州则有刘钧、房须。(孝昌三年,三月,钧执清河大守邵怀,须屯据昌国城。六月,诏李叔仁讨钧,平之。须,《彭城王勰传》作顷。昌国,汉县,在今山东淄川县东北。)在陈郡则有刘获、郑辨。(孝昌三年,七月,反于西华。州军讨平之。西华,汉县,在今河南西华县南。)在营州则有刘安定、就德兴。(营州,见第十一章第四节。安定、德兴,正光五年,据城反。城人王恶儿斩安定以降。德兴东走,自号燕王。孝昌二年,九月,攻陷平州。至孝庄帝永安元年,十一月,乃遣使来降。平州,治肥如,今河北卢龙县北。)在巩县一带,又有李洪。(《本纪》:武泰元年,二月,群盗烧劫巩县以西,关口以东,公路涧以南。诏李神轨为都督,讨平之,《神轨传》云:蛮帅李洪,扇动诸落。伊阙以东,至于巩县,多被烧劫。巩县,见第五章第一节。关盖谓函谷关。公路涧,未详。伊阙,见第六章第五节。)虽为患不广,然是处蜂起,势成燎原矣。

    叛乱之兴,固非仅恃兵力所能戡定,然即以兵力论,其不足恃亦已甚。神龟二年,(梁天监十七年。)征西将军张彝第二子仲瑀上封事,求铨别选格,排抑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羽林虎贲千余人焚彝第,殴伤彝,烧杀其长子始均。彝亦旋死。官为收掩羽林凶强者八人斩之,不能穷诛群竖,即为大赦,以安众心。史云:“有识者知国纪之将坠矣。”论当时兵事者:路思令曰:“窃以比年以来,将帅多是宠贵子孙;军幢统领,亦皆故义托附。贵戚子弟,未经戎役。衔杯跃马,志逸气浮。轩眉攘腕,便以攻战自许。及临大敌,怖惧交怀。雄图锐气,一朝顿尽。乃令羸弱在前以当锐,强壮居后以安身。兼复器械不精,进止不集。任羊质之将,驱不练之兵,当负险之众,敌数战之虏。是以兵知必败,始集而先逃;将又怖敌,迁延而不进。国家便谓官号未满,重爵屡加;复疑赏赍之轻,金帛日赐。帑藏空虚,民财殚尽。致使贼徒更增,胆气益盛;生民损耗,荼毒无聊。”辛雄曰:“秦、陇逆节,将历数年;蛮左乱常,稍已多战;凡在戎役,数十万人。三方师众,败多胜少。迹其所由,不明赏罚故也。兵将之勋,历稔不决;亡军之卒,宴然在家;致令节士无所劝慕,庸人无所畏慑。进而击贼,死交而赏赊,退而逃散,身全而无罪。赏罚陛下之所易,尚不能全而行之,攻敌士之所难,欲其必死,宁可得也?”高谦之曰:“自正光已来,边城屡扰,命将出师,相继于路,军费戎资,委输不绝。至于弓格赏募,咸有出身;槊刺斩首,又蒙阶级;故四方壮士,愿征者多。若使军帅必得其人,赏勋不失其实,何贼不平?何征不捷?而诸守帅,或非其才。多遣亲者,妄称入募,虚受征官,身不赴陈,惟遣奴客充数而已,对寇临敌,曾不弯弓。则是王爵虚加,征夫多阙。贼虏何可殄除?忠贞何以劝诫也?”以此政令,用此将士,无怪契胡一入,莫之能御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