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1节 (第4/4页)
出任何状况,兰御谡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户部的郭大人不理会赵公公语中透着明讽,转身朝文相躬身道,“文丞相,下官惶恐,担心皇上他……”话中透着隐秽不明,却得到众官的呼应,众人纷纷表示对帝王的担心。 “赵公公,不知昨日皇上休朝,去见了什么人?”又一个清流派的官员站出质疑。 赵公公白了他一眼,索性闭了眼不理会。 高世忠紧紧蹙眉,站了出来道,“皇上昨日曾到老夫的刑检司死牢,与死囚会了几个时辰,而后下了口谕,赦申柔佳斩首之刑。” 有人报着怀疑的声音小声地嘀咕了一句,“这就更奇了,皇上怎么会下这道旨意?” 不解之事连连,众人面面相觑,皆闻到了朝局要动荡的味道。 “下官可否请问宁王殿下,皇上可曾单独诏见过宁王殿下!”文相终于耐不住,走到兰亭的身前,躬身一礼,正色道,“请宁王殿下直言!” 兰亭一瞥文志斌,凤眸中是一片奇异震惊的光芒,倒收了惯有的痞性,正了正神色,“不曾,本王也是现在才知,父皇下旨让本王监国,文相要是看出什么倪端,本王洗耳恭听!” 瞬时,殿中响起如钟的声音,“皇上下一道圣旨,你们要是有疑虑,直接可以让御书房的几个参事来辩别一下皇上的笔迹。光在吵有什么用?吵得老夫耳烦,要是没别的事,老夫就走了。” 文志斌语塞,躬身微微苦笑,“不敢,老夫只是一时不解圣心!” “本王也欲求解!”兰亭微微眯眸,似笑非笑,兰御谡突然离京,这让他也有料想不到。 更想不到兰御谡会让他监国。圣旨肯定是真的,皇宫有他的暗卫没有收到任何皇宫异动的消息,而兰御谡身边又有龙卫保护,这天下,还没有人能够逼着帝王下这道圣旨。 令他不解外,还有对兰御谡这番故意为难感到愤然,若是真让他监国,就当清清楚楚地留下圣意,这般让众臣猜疑纷纷的圣意,不是故意考验他么?让他疲于应付众人的置疑么? 可他偏偏就不愿按着兰御谡的套路走,他静伫一旁,一脸似笑非笑,不接旨,不解释,让朝堂之上众人更加摸不着头脑。 众人议论纷纷,却没有讨论出什么实质,倒是一致对帝王留下的圣旨表示可疑。只是赵家的几个兄弟皆不语,龙卫没有任何异动,赵承恩自然知道,帝王安全没问题。 既然如此,这圣旨虽诡异了些,但确实是皇上亲手拟定! “瑞王到!”太监尖细的声音传来,众人循声转向大殿门口,只见兰锦依然是一身玉白便服跨进了殿中,只是几日不见,众人见兰锦的脸色有些苍白,看上去似乎消瘦了许多。 赵承恩上前几步,低声问候,“三殿下,你病未愈,何必亲自来上朝,有什么话让人转达一声便是!” 兰锦侧过脸,轻笑,“你的消息倒是挺快!”连兰御谡也仅仅是昨日探望他时,知道他生了病。 赵承恩微微一怔,知道瞒不过了,时下朝局变幻莫测,他也是担心兰锦的安危,私下派了几个龙卫去保护他。他恍然一笑,语声并不在意地,“这不是关心你么?” “赵承恩,把你的人带走,否则让本王揪出来,就要你好看!” “诸位不必惊慌,父皇确实是下了江南,也亲口对本王说,让宁王监国,命本王下江南镇灾!”他淡淡一笑,琉璃眸光在兰亭眼前略为停留后,懒洋洋地留下一句,“话已带到!” 兰锦离开,兰亭也不多话,随后就走,金銮殿下,监国的宁王不在,这朝也不知道要议什么。 文相一脸尴尬地吩咐众人散了。 京城水月庵。 入夜,水月庵的夜晚特别寂静。 赵十七细细地从小竹篮里挑着色泽鲜花瓣,归一处后,用玉舀装着,然后小心翼翼捣成糊状,将汁滤出备用。 再挑选莹白细致的珍珠,慢慢地磨成细纷,将制好的汁倒入,搅成糊状,阴干后,便成胭脂。 富人家的可用珍珠为泥,一般人多数是挑白色的米为泥。 她自小离家后,在山中日子清静,就学会了亲自动手做一些各色的胭脂水粉,闲暇时便做一些打发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