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节 (第1/3页)
他见到了名满天下的沈万三,却正是当今皇上陈友谅。他吃了一惊,却只得救治,那名男子中了毒,他全力救治,终于救了回来。 陈友谅笑道:“果然青田先生医术,唯有你得传精髓,可惜阿筝早逝了,又叫人抱了他女儿来看,问道:“叫什么名字?” 他恭敬答了,他目中闪着异光,道:“青田先生曾和我说,你和阿筝的孩子,与我有缘,也许将来我大汉之子嗣传承,还要靠她延绵。” 他大惊,伏地不起,直说不敢,自己半生唯有此一女,如何禁得起这样的关照? 陈友谅只是微微一笑,没说什么,只抱了女儿去给床上那悠悠醒来的男子道:“这是救你的林崇舒的女儿林萱,你日后要好好关照于她。” 那男子只愣了一下,不明所以,只唯唯称是。 没多久,陈友谅驾崩,德寿帝登基,没多久便下旨召他入京任太医院院使。他叩谢过皇帝,才发现那正是他曾救治过的那名男子。 他有些不安,宫廷秘事太多,他小心谨慎,又悉心教导女儿,却不知如何才能脱离这京城权利的漩涡。 渐渐女儿长大,却是受了他时常郁郁不欢的影响,也生成个寡言多思,迎风落泪的性子,他十分担忧,却扭不过来了,心中觉得十分对不起阿筝。 一日宫中急令,德寿帝落马受伤,召他入内宫救治。 德寿帝腿断了,他面色阴戾,暴躁易怒。他长住在宫中数月,替皇帝诊治,德寿帝却日渐一日的衰弱下去,他察觉不对,却查不出是什么东西在影响他的肝肾,每日皇后都来亲奉汤药,却屏退左右,他曾经怀疑过,却不敢置言。 一夜,德寿帝看他前来替他针灸,悄悄捏了个东西给他,道:“你拿这个东西,到御书房地字架,书架后有个密道,密道的密码图我已绘好,你按图可进入密道出宫,你将这印章与锦囊一起将来转交给我子陈翊。” 他汗流浃背,却看到德寿帝身旁的大太监过来,悄悄引他去了御书房,他按图上所绘进入了密道,大太监却服下了鹤顶红,笑道:“先生,奴婢先走一步,奴婢死了,便没人能从奴婢嘴里撬出机密,你莫要辜负了圣上的托付。”密道缓缓闭合。 他顺着密道走到了里头,发现了里头的密室,他查看了里头的东西,悄悄的将那印章一同放进了里头,出了密道,却是京城里的一座寺庙。 他回家前,多了个心眼,易容后悄悄的先到家门口的酒馆观察了许久,果然发现自己家周围已被鹰犬围着,他没有敢进去,而当夜,德寿帝薨了,德寿帝年仅十六的儿子陈翊登基,是为昭平帝。 他心知只要自己一踏入家门,便要连累女儿,他咬咬牙,又悄没声息的回了那寺庙,沿着密道又回了宫中。 他悄悄走到了御花园,服下了剧毒,他知道自己唯有死在宫里,所有的秘密伴随着自己死去而掩埋,自己的女儿,才能有一线生机,她什么都不知道,皇后未必会为难于他。 无边的黑暗袭来的时候,他微微的笑了,这一天他已经等了许久,他终于可以和妻子相逢了,而女儿,他唯一的牵挂,他唯一为她做到的只有这一点,就是带着所有的秘密死去。 隔日,太后懿旨颁下:“诏太医令林崇舒之女林萱入宫,封婕妤。” 作者有话要说: 注: 永平王陈梓的原型,便是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传说朱梓为陈友谅的遗腹子,其生母阇妃(或说达定妃)原是陈友谅之妾。陈友谅失败后,她被朱元璋收纳。朱元璋对此并不避讳,他在自撰的《大诰》中曾提及此事。他说:“朕在天下尚未平定时,攻城掠地,与群雄并驱十四年,在军中从未妄夺一妇人女子。唯有攻下武昌以后,因恼怒陈友谅屡屡起兵相犯,故夺其妾而归。” 查继佐的《罪惟录》和何乔远的《名山藏》详细记载了这件事:阇氏(或说达氏)入宫后,没多久就生下了陈友谅的遗腹子朱梓。后来朱梓被封为潭王,赴封地之前先去向母亲告别。阇氏告诉他说:“你是汉王陈友谅之子,你父被杀后,我为你忍辱偷生于此快二十年了。你到封国后要时刻准备为父报仇。”朱梓了解了自己的身世以后,愤恨异常。他到长沙后,日夜筹划起兵复仇,并在一铜牌上写了“宁见阎王,不见贼王”八个大字,置于密室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复仇。后来,朱元璋听到了朱梓意欲谋反的一些消息,便派徐达之子魏国公徐辉祖对其进行讨伐。朱梓紧闭城门,抱其幼子在城上绕行数周后,将写有“宁见阎王,不见贼王”的铜牌掷到城外,旋即回宫举火,全家一起焚死。朱元璋得报后大怒,便借“妖星乱宫”为由,大肆杀戮宫人,马皇后也脱去簪珥待罪,唯有她获免,宫人大量被杀。 传说他机敏好学,善文章,常召集府中儒臣宴饮,并让他们即席赋诗,亲自品评高下优劣,优者赏以金币。王妃于氏是都督于显的女儿。洪武二十三年(1390),于显之子宁夏指挥于琥被卷入胡惟庸案,旋即被杀。朱梓闻讯后非常紧张。朱元璋派人对他进行安慰,并召其入京,结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