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尸笔记(出书版)_第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节 (第1/3页)

    我闻声就放下了铲子,蹲下来拨开那些泥土,一本硬皮日志正夹在泥层中。我好奇地抓住日志本的一角,用力地拔了拔,它才完全从泥土中抽出来。日志本藏在泥土下,早就染尽了土色,要不是唐紫月眼神好,我差点就一铲子将它铲断了。这本日志本很廉价,只要花几块钱就能在街上的文具店里买到了,犯得着跑到老渡场里挖吗?

    “我还以为是什么财宝,或者尸体,看来不是。”我叹了口气。

    “那个人夜里悄悄来挖东西,一定没那么简单,先看看日志里有什么东西吧。”唐紫月不放弃,拿过了日志,随即轻轻地打开了。

    很遗憾,日志被埋在土下太久了,雨水渗到地下,将日志的内页都侵蚀了。唐紫月把日志捧在手上,如同端着一块砖头,只能翻开第一页,后面的如果强行撕开,整张页面就会碎掉。我对日志没什么兴趣,一想到唐二爷不会出现了,就准备回渡场去睡大觉。可唐紫月拿起自己的手电,看了日志的第一页,她就把我拽下来,告诉我这是舟桥部队的打捞日志。

    我半蹲下来,稀里糊涂地,不知道舟桥部队还有打捞日志这种东西。话说回来,现在的渡场也有类似的打捞记录,但都由金乐乐负责,我们是不会去写那些报告的。唐紫月很感兴趣,翻开之后就认真地读了一遍,那页面都是土色了,墨迹也晕开了,辨认字句非常困难。我看唐紫月那么专心,不忍心打断,于是就暂时把离开的念头抛到脑后。

    日志用硬皮保护,内页大部分凝成了一块,可若仔细看的话,仍能瞧出不少内容。第一页记载了彝山舟桥部队为了运送武器,以及让军人渡河,派了几艘船在江面上做接应。后来受到敌军攻击,船被击沉了,武器军火也沉入了江底。那些都是打仗时最重要的补给,不能这样就轻易地丢掉。当晚,舟桥部队就趁着夜色潜入江底,没有穿潜水衣,也没有戴氧气瓶,就这么赤着身子下去打捞武器。

    让人没想到的是,舟桥部队在江底没找到武器,而捞起了许多粽子。那些粽子被打捞上来后,堆在江边上,足足有一座小山那么高。打捞的工兵摸不着头脑,武器怎么变粽子了?他们将一个个粽子剥开,里面的糯米居然没有臭掉,还新鲜着。时值战乱,工兵们很久没吃饱过了,他们就决定先把粽子运回部队,让大家饱餐一顿。

    这页面上看不清记录时间了,可里面提到,那天是端午节。舟桥部队的人有文化的不多,大家都以为那是屈原从汨罗江送粽子来了,看来古代人也牵挂着现代人的战争呀!记录上没有提到粽子的来源之谜,其实那时的人就算有心要解开这谜底,他们也没能力办到。毕竟,那时他们天天要担心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能吃饱就够了,谁有工夫下水去研究未解之谜。

    我听到这里,觉得太夸张了,于是打断道:“这是真的?彝江能捞出粽子?即使屈原他老人家有这份心,汨罗江和彝江也是不同的水系,他怎么游过来呀?”

    “你别着急。”唐紫月对我说,“这本日志如果真是舟桥部队留下来的,那肯定不会写得夸张,打捞日志都是写实的,跟写日记一样。他们打捞到粽子,那就一定是粽子,假不了的。我再看看……这页提到了舟桥部队的编号……88725舟桥部队。这编号对吗?你是渡场的人,应该听过吧?”

    88725舟桥部队?这编号的确是彝山渡场的前身编号,既然日志上写到了,又那么旧了,不大可能是作假。再说,日志埋在土下,作假给谁看?要是没人挖出来,它就要化作春泥更护“草”了。唐紫月见我点了头,她就继续看下去,一页的纸记录了不多,一会儿就看完了。我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哪知道唐紫月却告诉我,那一页后面还记载了一件很奇怪的事,那就是有人在打捞武器时,除了捞起粽子,还有人看到漆黑的水下有红光游动,并撞见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水下怪影。

    “红光游动?巨大的水下怪影?”

    我狐疑地嘀咕着,心想岳鸣飞和我曾在水库见过红光,莫非就是那些前辈们遇到过的红光?我和岳鸣飞那晚没下水,看不到水下,不知有没有巨大的怪影,如果有的话,彝江下面难道有水怪?这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水怪的命真长,居然还没死!

    唐紫月全神贯注,被日志吸引了,可后面的翻不开了,她怕弄坏,没敢太用力。我站了起来,警惕地观察四周,没有人再往这边靠近。为了安全起见,我又去检查附近的野草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