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风流_第40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5/6页)

”见无法用气势压服李显,武后也就没再多费那个劲,这便收敛起了威压,微微一笑,一派轻描淡写状地追问了一句道。

    “启禀母后,儿臣以为刘尚书年事已高,实不宜再效命朝廷,其虽有过,然,念其乃三朝老臣,于国曾有大功,将功虽不能抵罪,却不可不加以参详,儿臣提议准其归老,如此一来,既可体现我朝堂宽宏之本,又可全儿臣之令誉,或相宜也,还望母后明断。”既然已出了头,左右都是深深得罪了武后,李显索性也豁出去了,这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启禀母后,儿臣以为七弟所言大善,朝堂体面固然是要的,可宽恕为本却也不能忘,望母后明鉴。”李显话音一落,始终不曾表过态的李贤突然从队列里闪了出来,态度鲜明地支持了李显一把。

    “臣等恭请娘娘明断。”

    “臣等以为周王殿下所言大善。”

    “臣等附议,望皇后娘娘圣裁!”

    ……

    李贤话音一落,一众朝臣们自是全都纷纷跟上,几乎是一边倒地支持李显兄弟俩,直瞧得武后的眉头不由自主地便皱了起来。

    “罢了,既然诸臣工皆以为当准其归老,本宫自不能拂了众爱卿之意,念其年老糊涂,此事便到此为止,刘祥道,尔这就出宫去罢。”武后沉吟了片刻,估摸着难以强行压服诸臣工,自也就不再坚持严办刘祥道,这便无可无不可地挥了下手,当庭便将刘祥道赶出了宫。

    “老臣叩谢娘娘隆恩,老臣告退。”刘祥道得逃大难,悬着的心立马便落了地,一刻都不敢多留,紧赶着磕头谢了恩,拖着脚向殿外行了去,那蹒跚的脚步、佝偻的背影瞧得一众大臣们心酸不已,却无人敢在此时有甚旁的表示,只能是默默地目送着这位三朝元老就此离开了朝堂,一时间满殿寂静,唯有酸楚之意在殿中盘旋缠绕不已。

    “启奏娘娘,刘祥道既罢,吏部尚书已是出缺,此乃朝堂重器,不可一日无人,微臣以为工部侍郎杨武老成持重,善体天心,实乃出任此职之不二人选,肯请娘娘圣断。”就在朝臣们尚未从刘祥道被逐的伤感中回过神来之际,却见给事中刘祎之突然从队列里闪了出来,高声禀报了一番,此言一出,满殿先是一派死寂,旋即便轰然sao乱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五章吏部尚书之争(下)

    杨武说起来可是三朝元老了,始终就不曾外放过,一直在朝中任事,加之为人好交际,满朝文武不认识其人者鲜少,此人武德三年便出仕,从一区区礼部主事干起,贞观末年便已升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可惜官运也就到此为止了,整整十二年没再往上爬哪怕是小半步,没看这些年来工部尚书都不知换了多少任了,他老人家还在侍郎位置上好好地呆着,这等官运实属朝堂异数之一,这会儿冷不丁居然被刘祎之这么个后党中坚当庭举荐,自是令朝臣们大感讶然不已的,不为别的,只因杨武投在潞王李贤门下乃是公开的事实,去职的刘祥道却是太子的心腹,举荐杨武的居然又是后党中人,这里头的蹊跷也未免太大了些,朝臣们自是全都看得云里雾里地懵了头。

    我勒个去的,这贼婆娘够狠,居然玩出了这么一手,啧啧,丢出块rou骨头来,便要引得太子与老六去死磕,真要是那两小子当庭斗将起来,嘿,那乐子可就大了去了!旁人不清楚刘祎之上这一本的用心何在,李显却是心里倍儿清楚,虽稍有些意外之感,可却并不怎么在意,只因李显早就已提前给李贤打过了预防针,自是不太担心会出甚大乱子,不过么,为了保险起见,李显还是趁着群臣们乱议的混乱之际,悄悄地给站在身边的李贤打了个手势。

    吏部乃是六部之首,管的便是官帽子,能将吏部尚书搞到手,往大了说,便意味着有了cao控朝局的可能性,至不济也能轻松自如地在朝中安插党羽,好处之多足以令人咂舌,要说李贤不心动,那自是不可能之事,实际上,在刘祎之跳出来举荐之际,李贤早已恨不得赶紧冲上前去,来个紧急附议的,不过么,一想到李显曾说过的那个不怎么好笑的笑话,李贤炽热的心瞬间便冷切了下来,待得李显发暗号之际,李贤早已恢复了平静,也没旁的表示,只是默默地点了下头,示意他已是知晓了李显的意思。

    “启禀皇后娘娘,老臣以为刘给事中所言虽是有理,然,举荐之人选却是有差,杨侍郎老成持重不假,资历也老,只是久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