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灭韩论的盲点 (第2/2页)
能收买,则派人刺杀。 嬴政听了之后,特别欣赏,当即提拔李斯为长史,负责筹办此事。 可李斯真正着手之后,才发现做实事,可比耍嘴皮子要困难多了。 收买六国大臣,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有的人,即使你有钱,也没有门道送出去。这个时代没有大张阔斧的反腐,六国又没有像秦国那样奉行“制吏甚于制民”的政策,总的说来,六国的官员,特别是朝堂上的大臣,日子还是过得相当滋润。 李斯发现,他手里拿着大把的金钱,要真按他说的,去收买这些生活无忧的大臣,只怕不用多久,就要折腾光了。这些人收起钱来,无底洞一般,可还不一定给你办事。 人家楚国的朝堂,大权掌握在大族手里,有自己的封地,还有军队,收了钱之后,可不会讲究什么契约精神。 不能收买,派人刺杀吧?那也不行。 秦国不兴养士,可六国的豪族,却有养士的传统。秦国派人去杀了人家的衣食父母,这些门报复起来,秦国也招架不住。山东六国的门,鸡鸣狗盗之徒不少,刺屠夫也不缺。 想到秦国各地官吏遭到刺杀之后的情景,李斯身后冒出了冷汗,果断打消了自己提出的刺杀策略。秦国人遵纪守法,出行需要备好验、传,相当于这个时代的身份证。 可六国人伪造起来,连秦国人自己都分辨不出来,尚没有特别好的防伪手段。如果不是秦人具有根深蒂固的守法精神,还有朝阳大妈那样的爱国精神,拿着假的验、传,几乎可以走遍整个秦国。 个中的心酸,只有李斯自己最懂。现在嬴政突然问起来,李斯心里担惊受怕不已。 “那如果秦国攻灭韩国,爱卿能否收买六国的大臣,让他们保证劝说六国国君,任由秦国打下韩国呢?” 嬴政没有继续深究,收买六国大臣的事,确实急不得,只能耐心等待成效。 “臣竭尽全力,只是,六国国君最终会做何决定,臣不敢保证。” 春秋战国,不少时候,国君与大臣的意志,并不完全一致。阏与之战的时候,廉颇、乐毅等赵国将领,都反对救援阏与,可赵惠文王,却一力主张救援。要不然,堂堂赵王,也不会转来转去,选了一个税吏领兵。不过,他多少有些识人之明,赵奢也没有让他失望。 李斯心想,要是贿赂了大臣,可国君自己有主见,不听大臣的劝谏,他李斯也没有办法啊!邯郸之战的时候,魏王不想救援赵国,可哪里知道,还发生了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变故呢! 嬴政皱了皱眉,似乎不满意李斯的回答,可转念一想,也就释怀了。如果有人来劝他不要攻打六国,即使他的大臣都来劝他,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主意。 六国的国君,以嬴政获得的情报,或许比不上他,可也没有十足的蠢货,还真不能将成功寄托在对手的愚蠢身上。 这样想着,嬴政就觉得,还是得进一步提升秦国的实力。只要秦国实力足够强大,才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