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世王朝_第四十六章:袭汉营遥救渤海城,解心惑贤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袭汉营遥救渤海城,解心惑贤妻 (第4/4页)

容函看着眼前的三封密信,心里已经明了,看来这皇储之争,自己是想躲也躲不了啊!正在他苦恼之时,一个手捧烛火的妇人转屏风走了出来,见到慕容函正坐在那盯着案几发呆,不由得愣了一下,轻声问道“老爷,这才什么时辰啊,您就起来了?”

    “哦?是夫人啊,”慕容函听得有人叫自己,急忙回头去瞧。见得来人,才展颜笑道,“夫人为何起来了?外面风大,莫要冻着了。”

    你道来人是谁?此人便是平西侯的原配妻子、也是慕容宝之母——尤氏。慕容函与尤氏算得上是一种政治联姻,但幸运的是,慕容函是打心眼里喜欢尤氏,尤氏也被慕容函身上的英武之气所吸引。两人成婚后,日久生情。而且自从娶了尤氏过门后,慕容函再没纳过一个小妾。夫妻恩爱,年久不衰。尤氏也十分尽心的照顾慕容函,把平西侯府这一大家子打理的井井有条。同时,她本人也是十分恪守妇道,为人贤德淑敏,常常被蓟县百姓所称赞,并引为良秀。更难得可贵的是,尤氏不仅知书达理,而且还通晓人情,算得上是慕容函的贤内助了。就连有时候,慕容函私底下有些不懂得政务,也常常请教与她。其高明见解,就连慕容函也敬佩不已。

    “无碍,老爷啊,我见你愁容满面,是遇到什么难处理的事情了吗?”夫妻那么久了,尤氏一眼就看出了丈夫脸上的愁容,当即关切的问道。

    “唉,”慕容函叹了口气,拿过那三封竹简,苦笑道,“还真让夫人说对了,夫人请过目这三份密信吧。它们分别是我放在北平的眼睛、咱们儿子、还有当朝的太子送来的。夫人,您是有大智慧的人,还请您给我拿拿主意吧。”

    尤氏接了过来,仔细的看了看这三封密信,当下笑道“妾身明白了,宝儿想让老爷出兵,协助三皇子殿下;而太子殿下却希望老爷不出兵,坐视三皇子殿下大败。老爷是在苦恼,现在到底是站在哪边对吗?”

    “夫人真是聪慧啊,”慕容函赞许的点了点头,“我正在苦恼此事,夫人有何见解?”

    尤氏沉吟半响,开口问道“老爷觉得,太子和三皇子,谁更有可能继承大统?”

    “这这自然是太子了,太子贵为皇长子,又是陛下亲口册封,而且平日里也并大错,燕国名士也常常称赞其贤德。三皇子嘛,反正依我看,绝无上位的可能性啊。”慕容函皱了皱眉,想了半天才缓缓说道。

    “那抛开这些,在您的心里,谁更适合登上大统呢?”尤氏意味深长的问道。

    “老夫,更偏向于三皇子。”慕容函苦笑了一下。

    “那您应现在该知道帮谁了吧?老爷,妾身深居简出,尚且听闻三皇子仁义爱民,礼贤下士,颇有贤主之风。反观太子,不仅贪婪好色,而且百姓对其民怨极大,至于那些名士,大儒,哪个不是鱼rou百姓、男盗女娼之辈?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却是无恶不作。太子为人处世,妾身说句不好听的,那可真是不拿自己当外人啊,哪怕旁人有一点点的不尊敬或者错误,也要睚眦必究。丝毫不懂得,若为人之主,当海纳百川。妾身观此子所作所为,端的不似人主!老爷纵使强行扶其上位,也只会让其以后更加忌惮老爷,长远来看,对咱们可大不利啊。”尤氏苦口婆心的劝说道。

    “我也明白,可毕竟他是太子啊,这些年虽然有些有些调皮,但他太子之位稳如泰山。若我现在选择和三皇子走在一起,只怕日后”慕容函担忧的回道。

    “老爷何不想想当下?”尤氏打断了他的话,劝道,“若是您此时援助三皇子,那对三皇子来说,可是雪中送碳啊,若您选择帮助太子,那也顶多算个锦上添花罢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您不会不明白吧?更何况,您看看,太子此信,言语之间极其骄横,完全就是把老爷当下人般使唤嘛。这种人,怎么值得您扶持?”

    慕容函闻妻子之言,陷入了沉思。良久,猛地一拍桌子,点了点头,道“夫人言之有理,好!待得天明,老夫升堂点将,亲自赶赴清河!”

    (如果您喜欢本书,可以点击加入书架,或者通用投推荐票的形式来支持作者。您的支持就是作者最大的动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x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