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帝_第一百八十八章 论议安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论议安边 (第2/2页)

,被朕猜着了。”

    安文又是一怔,觉得安懋这句话似乎大有深意,但听来却实在平常,他一时琢磨不透,于是便不再多言,只附和笑着。

    安懋又对安文笑了一笑,才道,“好了,时辰不早了,你该去弘文馆上课了。”

    安文看了看宋皇后,宋皇后也朝他微微点了点头。

    安文低头行礼道,“儿臣告退。”

    安文走后,屋内又静了好一会儿,安懋复缓缓开口道,“《贞观政要》确为治政良书,不过朕以为,最值一读的,是其书之卷四。”安懋说着,转头去看宋皇后,“卷四中《太子诸王定分》那一篇,皇后亦是读过的,且不止一遍。”

    宋皇后应道,“是,其章字字真言,臣妾时时谨记于心。”

    安懋点了点头,似感慨道,“是啊,唐太宗贤明果决,权略善战,亦因家国事殊,伤感父子不得常相见矣。朕每读及此处,可谓是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

    “昔魏武帝宠树陈思,及文帝即位,防守禁闭,有同狱囚,以先帝加恩太多,故嗣王从而畏之;汉窦太后骄恣梁孝王,封四十余城,苑方三百里,大营宫室,复道弥望,积财镪巨万计,出警入跸,小不得意,发病而死;宣帝亦骄恣淮阳王,几至于败,赖其辅以退让之臣,仅乃获免。”安懋语气淡漠,话音里却带有一丝警告的意味,“朕知道,皇后是向来不干涉前朝政事的,只是,这家事犹同国事,两者本密不可分,于教子一事上,皇后须得讷言敏行才好啊。”

    宋皇后心头一紧,起身行礼道,“臣妾谨受教。”

    ——————

    ——————

    1《资治通鉴》十二月,甲寅,上幸芙蓉园;丙辰,校猎少陵原。

    戊午,还宫,从上皇置酒故汉未央宫。

    上皇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命南蛮酋长冯智戴咏诗,既而笑曰“胡、越一家,自古未有也!”

    帝奉觞上寿曰“今四夷入臣,皆陛下教诲,非臣智力所及。昔汉高祖亦从太上皇置酒此宫,妄自矜大,臣所不取也。”

    上皇大悦。

    殿上皆呼万岁。

    这里的“上皇”是指已经被篡位奉为太上皇的李渊。

    2我个人认为,《论安边》是《贞观政要》中最有借鉴意义的一篇文章。

    贞观四年,李靖击突厥颉利,败之,其部落多来归降者。

    诏议安边之策。

    中书令温彦博议“请于河南处之。准汉建武时,置降匈奴于五原塞下,全其部落,得为捍蔽,又不离其土俗,因而抚之,一则实空虚之地,二则示无猜之心,是含育之道也。”

    太宗从之。

    秘书监魏征曰“匈奴自古至今,未有如斯之破败,此是上天剿绝,宗庙神武。

    且其世寇中国,万姓冤仇,陛下以其为降,不能诛灭,即宜遣发河北,居其旧土。

    匈奴人面兽心,非我族类,强必寇盗,弱则卑伏,不顾恩义,其天性也。

    秦、汉患之者若是,故时发猛将以击之,收其河南以为郡县。

    陛下以内地居之,且今降者几至十万,数年之后,滋息过倍,居我肘腋,甫迩王畿,心腹之疾,将为后患,尤不可处以河南也。”

    ……自突厥颉利破后,诸部落首领来降者,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

    ……凉州都督李大亮以为于事无益,徒费中国,上疏曰“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以权。

    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自陛下君临区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富,四夷自服。

    ……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胡,故四十载而绝灭。汉文养兵静守,天下安丰;孝武扬威远略,海内虚耗,虽悔轮台,追已不及。

    ……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

    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糜费。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

    太宗不纳。

    十三年,太宗幸九成宫。突利可汗弟中郎将阿史那结社率阴结所部,并拥突利子贺罗鹘夜犯御营,事败,皆捕斩之。

    太宗自是不直突厥,悔处其部众于中国,还其旧部于河北,建牙于故定襄城,立李思摩为乙弥泥熟俟利苾可汗以主之。

    因谓侍臣曰“中国百姓,实天下之根本,四夷之人,乃同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初不纳魏征言,遂觉劳费日甚,几失久安之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