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帝_第二十八章 挝登闻鼓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挝登闻鼓 (第2/2页)

忠献赵公曰,‘然与卿共喜者,知天下无冤民’。”

    苏敏儿道,“此不过为耳闻轶事。”

    王杰笑道,“依你这么说,这登闻鼓从周至今立于天子脚下,竟是形同虚设,没一点儿道理么?”

    苏敏儿道,“自然有理,不过这登闻鼓只听黠官、酷吏和酸文人的道理罢了。”

    王杰还要再辩,只见徐宁走了进来,一脸严肃,他便住了口,想听听徐宁打听出什么了。

    徐宁道,“竟是一群邶州木速蛮,道邶州边境士兵不仅长年掳掠他们的财物,以武力相协。而前几日,士兵驯养的豕彘突然窜入邦克楼,此举侮辱了他们信仰中的‘至仁主’,因此相约前来讨个公道。”

    王杰惊讶道,“此事为何不诉当地父母官?”

    徐宁道,“此群木速蛮虽已入东郡籍,却是华傲胡商,常年经狮城、庐江往来与旗北与邶州之间。边境士兵均为‘威边军’下的厢军,归兵部管。想来邶州地方官对此也是束手无策,只得两边调解罢。”

    苏敏儿道,“这事儿来得蹊跷。”

    徐宁道,“的确奇怪。”

    王杰问道,“如今这群木速蛮在哪里呢?”

    徐宁答道,“已被请进登闻鼓院了。”

    苏敏儿问道,“他们竟然自己写了诉状?难道是用胡文?”

    三人一同沉默了下来,看来这事儿的确不简单。

    突然,苏敏儿粲然一笑,打破了沉默,她对王杰道,“主子说得对,这登闻鼓立在那里,是有几分道理的。”

    ————————————

    ————————————

    1“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史记·齐太公世家》

    商议的事)其中很多是用兵的权谋和奇计,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太公的基本策略。

    2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武《孙子兵法·九地篇》

    用兵的意旨就是要迅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

    3“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织之时;削心约志,从事乎无为”

    不因劳役事务而耽误民众耕织。约束欲望,办事不贪

    4登闻鼓院,于阙门悬登闻鼓,许人鸣冤。唐于东西朝堂分置肺石下或击登闻鼓。宋初,立登闻鼓于阙门之前,置鼓司,先以宦官,后以朝臣主管。景德四年(1007)始改称登闻鼓院,隶司谏、正言,掌接受文武官员及士民章奏表疏。

    凡建议有关朝廷政事、军事机密、公私利害等事,或请求恩赏,申述冤枉,贡献奇异术等,如不能依常规上达皇帝,可先到登闻鼓院呈递事状,如受阻抑,再报告登闻检院。

    5“乃知听卑四聪达,万里呻笑如邮传。”——毛滂《登闻鼓诗》

    6我这篇文里面的徭役设定是基于唐宋两朝,也就是封建社会顶峰、盛世情况比较多的朝代。

    但是现实就是,就是这两个朝代,古代百姓就是这么苦。

    唐朝分杂役、正役、色役、差科、资科。宋代是杂役、职役,后期改差役、募役、义役。

    具体来讲其实都是一样的,男丁农闲的时候不但要把国家规定的徭役天数服役完。打仗的时候还要被拉去做民夫、有基建的时候要去当农民工、有的时候还要管漕粮运输工作、运气不好碰上外国打进来了还要被征兵。

    以上全是免费劳力,是国家分配的任务,一分钱都拿不到的。

    与此同时种地还要交田税,以及各种苛捐杂税,碰上灾年,饿死人、瘟疫是没有政府救济的。

    大家都学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吧,老百姓真的就是这么苦。

    真正免徭役,可以拿钱去换掉徭役的,都是有功名的文人、官员、地主。

    因为我每次看一些文里说穿越成古代寒门子弟逆袭,就觉得很不真实,现实是,古代农村男人能有条件读书的已经是地主、乡绅,属于有产阶级了。古代的这种徭役赋税制度和强度,现代男人,尤其是白领、大学生,穿过去是很难忍受的,更别说做完这些还要读书去考科举了。

    就是公认为是“寒门”出身的张居正,他也是出生在一个秀才家里,他爸爸是已经考上秀才,有这个原始积累在那里,他才能成为“神童”。

    7《麈史》宋代王得臣写的,记录一些朝廷掌故和耆旧遗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