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太监徐宁 (第2/2页)
又如何?唐宪宗逝后,继位者为郭贵妃之子。” 徐宁沉默了一会儿,终于说出这句话,“哥哥可别忘了,当今圣上原就为外戚,其忌惮外戚尤甚于前朝。” 当今圣上安懋是外戚篡位。 前朝为盛朝,凡二百七十六年,经十三帝。 末帝登基时,年止五岁,其母为安氏,当今圣上安懋是安氏的长兄。 盛德宗沉湎酒色,极为听信安氏。安氏一族为保末帝太子位,联合朝臣提出分封其他皇子于首都定襄外的封地上,且世袭嗣子需经圣上恩准才可承袭。 于是德宗崩逝时,内宫对外封锁了消息,安氏一族力保末帝登基。 末帝继位第二年,安懋就带领护城卫军军官徐广并五千人进宫,逼宫外甥。安太后答应下诏禅位于兄长,唯一请求是留下末帝性命。 安懋却听信幕僚周惇的建议,杀末帝以绝后患,于是让当时的一名内侍徐安鸩杀末帝。 末帝死后,安懋的行为已经正式从宫廷政变变成弑君篡位了。安懋索性立国东郡,改元光启。 德宗的另外两个儿子,靖南郡王顾明宽和定南侯顾明诚听闻安氏弑君篡位的消息,联手以“诛杀安逆,告慰先皇”的名义于南方起义,东郡建国同年,拥立靖南郡王顾明宽为帝,定都五菱,立国元昊,改元为望本。 前朝极尊儒家,孔孟之道深入人心,安懋弑君篡位确实名不正言不顺,当时元昊声势极大,顾明宽甚至作了一篇《征讨安氏檄》,全国广为传诵,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 安懋无法,只能尊meimei安氏为太皇太后,并追封末帝为禅帝。北方还有外族华傲虎视眈眈,安懋纵然于政事上英明果决,也无法一时间就了却元昊。 三方胶着不下,安懋思前想后,只得联合三方使臣,于天潼关聚合,签署《天潼关之盟》,明确各国势力范围,三国陈兵边境,互不相犯。 王杰在床上躺了一天,一遍遍地理清这具身体留下的记忆,这些记忆不知是不是生母王氏告诉他的,可是一个下午过去了,王杰还是没有见到他的生母王氏。 王杰对于他名义上的父亲安懋并没有什么好感,根据这具身体的记忆来看,安懋此人,心狠手辣,行事果毅,就算是自己亲外甥,威胁到他的地位了就能杀则杀,绝不手软。而且事后还有意无意地把责任推到幕僚周惇身上。 王杰上历史课的时候,是从来不信历史上的皇帝真的会是偏听偏信的昏君的。皇帝不管是宠信宦官还是外戚,是喜欢文人还是武将,都是为自己的权力着想。 外戚权势熏天,汉桓帝就和五个宦官噬臂为盟,武将兵以致灾,宋太祖就析禁军领兵权为三分,反正总而言之,皇帝听信的一个人,并不是喜欢一个人,而是喜欢利用这个人来巩固自己的权势。 后人总会评判,谁是佞臣,谁是祸水,谁是良将,谁是忠臣。 但是王杰不这么想,所谓成王败寇,后人评价这个人,不过是看他或她符不符合当时统治集团的利益而已。 人性都是灰色的。 哪有这样非黑即白的人呢? 王杰还确定一件事,这个四皇子确实很不受宠,《红楼梦》里的贾环屋里还有两个丫头的定例呢,自己身边却是只有一个喂药的小太监。王杰知道,仆人中最可信重的应该是乳母,因为太监宫女都可以另攀高枝,连生母都可以努力再生一个皇子,但乳母只能服侍一个皇子,换也只能换出宫去。 乳母之于皇子,就相当于现代的父母之于独生子女,别无选择,只能全身心地倚重他。 而王杰身边,连一个乳母都没有,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到了晚上,徐宁又端着碗进去伺候服药了,王杰一边喝药,一边努力搜索记忆,确定了他的记忆中确实没有眼前这个两次服侍他喝药的小太监,才放心开口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徐宁一边喂药,一边恭敬道,“奴才贱名徐宁,是内侍省新拨来伺候主子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