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节 (第5/6页)
海上玫瑰”号上下来,在来船厂的途中,商毅也向他们详细的交待了船厂的情况。因此众人都清楚,而且多少也有些新鲜和兴奋感。 这批工匠的头领叫米歇尔,商毅将他向胡江滨做了引见。因为胡江滨在马尼拉干过事,也会一些简单的西班牙语,由其是懂造船的术语,因此和米歇尓还能有一些交流。接着亚莉桑徳拉也下船,因为胡江滨以经听商毅说过,知道这艘大船是属于这个洋女人的,因此也对她十分恭敬。 随后胡江滨带着众人参观了现在建设中的船厂,虽然船厂一些设施都尚在建设中,这时整个船厂以经初俱规模,也看得出,这个船厂占地极大。连米歇尔也认为,即使是在欧州,这样规模的船厂也不多见。不过现在一号船坞的坑体以经挖好了,正在砌石壁。胡江滨告诉商毅,开年之后,这个船坞就可以完全建好,开工造船了。造船工匠们都是内行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造大船的船坞。因此众人也对这座船厂也比较满意。觉得能够在这里工作也不错。 而亚莉桑德拉也颇觉意外,看起来商毅确实是有意发展海上的力量。 看完船场之后,胡江滨也让徒弟们去安排这批工匠的住宿,亚莉桑徳拉也回到“海上玫瑰”号休息。 商毅却和胡江滨来到他的办公室里,拿出了一卷图纸,递给胡江滨,道:“胡师傅,你先看看这样的船。” 胡江滨打开图纸,只见画的是一种自己从未见过的船型,从所标尺寸看,全长七丈二尺,宽一丈八寸,深八尺四寸,到不是一条大船,估计也就是二百料左右。但整个船身极为细长,船首呈空心,略为高出,而且首部水线明显向内凹,有一个长长而尖削的曲线剪刀型首柱向前突出着,同时整个甲板上几乎没有任何高突的建筑物,显得整条船的线条极为平滑优美,因此可以想象,一但出海,船将几乎贴着水面航行。 而且这艘船不仅是船型古怪,连帆蓬也与众不同,和别的帆船相比,这艘船帆的面积明显要大得多,而且是釆用三桅结构,其高度达船长之3/4,在沿船首柱向外伸有一斜杠,就可在首部多悬一些支索三角帆,有利于扩大撑帆的容量;在船之两侧还有外伸帆桁,可挂翼帆,更加大了帆的横向外伸面积,使帆的横向尺寸大大超过船宽。 胡江滨是造船的行家,虽然未见真船,但也能判断出这艘船的性能来,内凹的船首形状,在海上能劈浪前进以减小波浪阻力;空心船首使船在浪中便于抬首,提高了它在浪中的航向稳定性;而大面积宽幅度的帆,也有利于使风,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提高船速。只不过构思巧妙,是自己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 因此胡江滨道:“大人,这是谁设计出的船型。” 商毅微微一笑,并没有正面回答设计者的问题,只道:“这叫飞剪船,现在我们先造这种船。” 第二卷 落日篇 第一六一章 飞剪船 飞剪船是有十九世纪早期,起源于美国的一种高速帆船。代表了风帆船的巅峰技术水平。而飞剪船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字——“快”。 在十七世纪中期到十八世纪,欧州风帆船的速度在正常顺风下,一般在五至六节之间,少数快船可以达到七至八节。而飞剪船的时速,却能达至十二至十四节,最快的飞剪船,甚致能够达时速十八至二十节。因此在飞剪船出现之后,也创造了一系列风帆船的速度记录: 一天的最快航程为703公里,平均时速15.8节。 从英国利物浦横穿大西洋到达美国纽约,只有十三天时间。 从英国伦敦绕好望角到达澳大利亚墨尔本,只用五十九天时间。 在当时从英国到中国一共有一万六千多公里,单程一般都在六至八个月的时间,而飞剪船的出现,可以使时间缩短到四个月左右。在1866年,曾经发生一则非常著名的飞剪船竞赛故事:在当年的五月二十九日,飞剪船fierycross(燃烧的十字架)号从中国福州出发;五月三十日,飞剪船ariol(羚羊)号与taeping(塔平)号、serica号也同时离开中国的福州码头,taitsing号于五月三十一日最后离开。 在9月26日上午8时,taeping(塔平)号率先到达英国伦敦的港口,而ariol(羚羊)号仅晚了半个小时,serica号在当天中午到达伦敦,取得第三,另两艘船也于二天以后,都到达伦敦。最快的两艘船都只用九十九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