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节 (第1/6页)
“料”是中国古代的船只单位的统称,既是重量又是面积单位,也是排水量单位,换算起来十分复杂,如果按排水量计算,一料大体等于0.5~0.7吨,因此四百料的船,也就是二百到三百吨的排水量,载重量也就在一百吨左右,根本不可能进行远洋航行。 于是商毅看了一会,道:“我看这船也太小了,我听说当年三宝太监下西洋时,所用的两千料大宝船,不知还有没有。” 沈寿崇摇了摇头,道:“宝船末将也只是听说过,但从未见过,就连家父当年,也没有见过宝船,所用的也就是这种战船。而且四百料船只,己是朝廷允许建造的最大的船只了。”顿了一顿,又道:“就是民间私造,最多也不过五六百料而己,一千料以上的船只,只有干纟腊人,红毛夷人才有。” 商毅也苦笑了几声,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比航海活动,比欧州早了大约近百年,但中西方的航海活动,却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二种结果,郑和死后不久,皇帝就下令禁止建造远洋船只,此后又下敕命禁止保留超过两根以上桅杆的帆船。从此船员只得在大运河的小船上当雇工。郑和的大战船因搁置而烂掉。而欧州的航海活动却一直没有停上,开避新航线,发现新大陆一直到环游地球一周,最终开创了大帆船贸易的时代,将世界各地各国联系在了一起。 当然关于这一点,后世的专家学者们也做过不少分柝,但无论怎样,最终的结果是,中国逐渐衰弱,而欧州慢慢赶上超过了中国。而自己能否改变这个结果呢? 因此商毅皱了皱眉,道:“俞大猷曾言:‘海战无他,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尔’现在红夷人抢居台湾彭湖、干纟腊人独霸马尼拉,而佛郎机人己盘居澳门,沿海强敌环绕,无不对我中华虎视眈眈。万一真有那一天,进犯沿海,靠这样的小船,又如何取胜。” 沈寿崇听商毅这么一说,也不禁勾起了自己心事,沈有容驻守东南沿海二十余年,对东南沿海的防务和明朝的水师弊端是深有体会,当然也直接影响到沈寿崇,他在浙江驻守了近二年,虽然没有经历过什么大型海战,但也见过几次荷兰人的大帆船。每次见到,沈寿崇在震惊之余,心里也都不禁会想,为什么大明不能造这样大的战船呢?因此听了商毅的话之后,心里也不禁大生遇到知己的感觉。 商毅见沈寿崇陷入了沉思,知道触动了他的心弦,不过现在还是点到即止,不宜在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于是差开了话头,道:“沈指挥,你来到昌国卫之后,出过海没有,有没有和红毛夷人发生过冲突。” 沈寿崇道:“回禀大人,末将自到昌国卫之后,毎月出海一次,到是和红毛夷人的船队碰过头,但没有发生冲突,不过和海盗打过几仗,都小有斩获,也都报到了巡府那里。” 商毅点了点头,道:“好吧,你带我登船一看。” 沈寿崇点了点,道:“大人请随末将来。” 商毅正准备上船的时候,忽然见一骑快马,沿着海岸边飞驰而来,骑士是一个差人模样,匆匆来到沈寿崇面前,道:“禀报指挥使大人,现在有一伙海盗,正在进攻马冈县,请大人立刻发兵救援。” 沈寿崇听了,也不禁一怔,立刻看向商毅,目光带着请示的意思。 商毅也没有想到,自己来到昌国卫,居然就遇见海盗了。见沈寿崇看着自己,商毅道:“我们身为朝廷官兵,自当保境安民。既然有海盗来袭,我们应该立刻出战,解救马冈县的百姓。” 沈寿崇道:“好,那么请大人下令,如何应击海盗。” 商毅道:“我初到浙江,对沿海一带地理不熟,不知沈指挥以为当如何应战呢?” 沈寿崇到是个直性子的人,也不多推辞,道:“马冈县位于海边,离昌国卫只有十五六里的路程,即然有海盗来袭,我们应当分水陆两路应战,才好一举消灭海盗。大人请在城中安坐,等末将率军击退海盗之后,再向大人禀报。” 商毅笑道:“这是什么话,我身为浙江总兵,既有海盗来袭,怎么能安居城中。不过我带来的人马都不习水战,只能从陆上出击,只请沈指挥给我安排人带路就行了。” 沈寿崇见商毅这么说了,也就不客气,立刻道:“好,大人从陆上进攻,末将率领船队从海上出击,两下夹攻,必可大获全胜。” 理论上来说,一个卫管辖有五千多名士兵,但到S明末时候,卫所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