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1903_第4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8节 (第1/5页)

    “那个叫狄赛尔的洋大人造的那什么车都用上了,要不然还搬不回来这么多呢!”这个士兵口中说的狄赛尔造的车,其实是采用了狄赛尔柴油发动机的载重卡车,一次可以装载3吨重的货物。

    经过统计,徐天宝和丁开嶂一共运回莫辛纳甘步枪二千条、丹伯步枪一千五百条,各种子弹五十万余发,重机枪2挺,76mm山炮1门,炮弹200发。

    虽然这些工艺比较粗糙的步枪徐天宝有点看不上,但真正把这些东西弄到手里之后,却又不愿意就这么把这批军火让给丁开嶂。

    “这样吧,这些步枪和子弹、重机枪咱们一人一半。”徐天宝说道:“你总不能白借我的兵吧?”

    即便分一半,丁开嶂依旧能分到莫辛纳甘步枪1000条,丹伯步枪750条,子弹二十五万法,俄式马克沁机枪一挺。丁开嶂的铁血会根本用不了这么多军火,事实上,丁开嶂也没有想到会缴获这么多。所以,虽然被徐天宝分掉一半,可丁开嶂依旧很高兴。

    “徐老板果然是痛快人~!”丁开嶂伸出右手,要和徐天宝握手,“你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商人,如果中国所有的商人都象你一样就好了。”

    88不以为然

    徐天宝笑笑,说道:“丁兄过奖了。”

    丁开璋见四下无人,便说道:“徐老板可知我国积贫积弱的根源在哪里吗?”

    徐天宝眉毛一动,心里依然猜到他要说什么,却假装迷茫地问道:“恕我驽钝~”

    丁开璋一字一句地说道:“那便是当今朝廷~满清朝廷无道,对内用强,对外卖国。就拿这次日俄交战来说吧,我有同学在日本留学,当初他们都是怀着一腔报国热血而去,当他们闻听俄人侵我东北,便组织抗俄义军。可朝廷非但不支持他们的义举,还要强行弹压,实在让人寒心。所以,他们之中很多人都加入了孙文先生的同盟会,立志推翻腐朽的满清,创立开明的新中华之国。”

    说罢丁开璋伸手拉住徐天宝的手,“徐老板有财有势有兵,如果能加入我盟,将来革命成功,推翻满清,你便是天下人的功臣。”

    革命一词原是日本人对英语revolution的翻译,也是日本人率先用它来称谓孙中山的革命组织。据同盟会元老冯自由的《革命逸史》,1895年孙中山起义失败后,逃至日本神户,当地报纸的报道标题是《支那革命党首领孙逸仙抵日》。这个题目让孙中山大为兴趣,此前他和他的同伴们没有用过革命这个词,用的是传统上习用的“起义”和“造反”。自此而后,孙党以革命为旗帜,革命一词即在日本留学生中流行开来,然后又流行到国内。当然,革命一词并未获得严格定义。孙中山的革命党,立志发起各地暴动,用以推翻清政府并获得政权———这当然是众人认可的革命。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反对暴力、亦复反对从清廷那里夺权,他们要求在不改变权力所有的前提下,改变权力自身的性质;所以,梁启超及其立宪派被目为反革命,乃在情理之中。然而,面对暴政,革命话语具有天热的道德优势,尤其对年轻人更有本能的吸附力

    徐天宝听了丁开嶂的话之后,笑了笑说道:“孙先生倡导共和,欲振兴中华,这自然是好事,可自下而上的革命比自上而下的改革更伤国家的元气,弄不好就如美国南北战争一般,到时候百姓遭兵灾之苦,生灵涂炭,有道是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

    丁开嶂说道:“不管是变法还是维新,都是要流血的,所两害相权取其轻,长痛不如短痛。”

    “比起同盟会,有一群人比他们更合适担负这个历史使命。”徐天宝说道

    “什么人?”丁开嶂忙问

    “北洋!”

    “北洋?”

    “对,北洋!”

    很多人都会问,中国历史为什么选择了袁世凯而不选择孙中山?这是具体而微的问题,必须分析双方的力量、制度和人望等因素,考虑哪一方更适应中国的国情;北洋是从淮军系统演变而来,到了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正式形成的一个具有家族性质的政治利益团体,结构相对紧密,以袁世凯为核心。且在晚清最后十年的宪政改革时期,北洋集团掌握了绝大部分的行政资源,并且以北洋为代表的晚清官僚们也在这场注定失败的改革中累积了大量的近代政府运作的经验。

    而以同盟会为代表的众多反清会党团体本身并未超脱中国传统会社组织形式,其结构的松散程度导致了内部山头林立,各个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且尽管孙中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x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