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5节 (第6/6页)
致了从其他各地抽调的人马很难有必胜的信念,这士气上就会比敌人弱上不少。 好在唐枫对此早就有了应对的办法,他已经不想和敌人纯粹的拼勇敢和性命了,那些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火器该是时候登场了。在各地抽调的精锐纷纷赶来的时候,唐枫便从中再次进行了挑选,将那些年轻力壮,且目力好,手稳的军士单独地挑了出来,然后将他们组织在一起,进行火枪的试训。这一次,他将要投入有史以来最庞大的火器,将蒙古和金国两个以自己的骑兵为傲的民族彻底地打下去。 在这些人马尚在北京城外进行着战前训练的时候,辽东和大同两地的战报就不断地送来了。虽然这两方面的人马出战时说的很象那么回事,可真到了沙场上,在面对着明军的严密防守时,却依旧难有很好的效果。 大同方面虽然没有象辽东那样有着许多经验丰富的将领和久经战阵的精兵,但是却也不是太难守。因为他们所面对的敌人也不是骁勇善战的金国骑兵,更不是当初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铁骑,而只是一些比自己强不了多少的蒙古军队而已。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这些年的和平之中,蒙古各族都过着平静的生活,虽然他们依旧有着狩猎的本性,但是凶悍之气却少了许多。而且蒙古现在只是一个各部落的联盟合体而已,很难做到军令统一,这也使得他们的战斗力打了一个折扣。另外,还有一点也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蒙古各部现在自身内部也有着不小的矛盾,再也无法如当年般上下一心了。 这还是当初唐枫所设下的对策呢。当初与蒙古进行正常贸易的时候,唐枫就提议多给他们一些丝绸、瓷器和精美金银器的商品,以腐蚀各部落的首领。现在这个策略已经初见成效,蒙古内部贫富差距也开始拉大,许多的牧民难以维生,而首领们却是金银满屋,这如何能让大家真个肯为这些首领卖命呢?有的时候,糖衣炮弹比真正的大军杀伤更大。 有了这种种的原因,再有大同那坚固的城墙作为后盾,明军要挡住蒙古军的进攻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不过看着不断杀来的蒙古人,已经有些日子没有好好作战的明军守将们心里还是有些恐惧的,这从他们的战报最后就能体现出来。他们不但说了详细的攻守情况,而且还再次向朝廷求援,希望赶快派足够的人马来到大同,以打退来犯之敌。 至于辽东方面,情况就简单得多了。与金人之间的战事已经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辽东将士上下并不觉得惊讶,该怎么防御还是怎么防御。在这几年里,辽东的火炮又多了不少,那可是京城的火器局以及神机营新研究的犀利武器。这一次这些新式的武器很快就发挥出了它们的作用,无论是威力还是射程都远胜以往的大将军炮,这让没有准备的金人吃了不小的亏,还没摸到城墙的边呢,就葬送了不少人马。 直到这个时候,金军统帅豪格才明白之前自己的祖父、父亲和叔父为什么都会在辽东吃下大败了,实在不是自己不给力,而是敌人太强大啊。不过初生牛犊不畏虎,年轻的豪格并没有被几次的失利所吓倒,他依旧在想方设法地攻打着辽东重镇锦州,只是不再象之前那样强攻了,而是开始有策略地攻击。 当看完辽东的战报之后,唐枫欣慰地笑了。大明从来就不缺善战的将领,现在辽东的满桂等人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又有吴三桂、孙传庭等年轻一辈的朝气,足以将敌人挡在城墙之外了。 可是这一次唐枫的目的可不光光是将敌人拦住而已,他还有着更大的抱负呢。所以在朝堂之上,唐枫便再次重申了要出兵此二地的意思。思想上已经统一的朝堂,现在只是讨论一个问题,究竟是先对付哪边的敌人? 对此,朝中许多将领都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说道:“如今的蒙古军在战力上远不如金人,我们该当先难而后易。先将易于对付的蒙古军打败,那金人便成了孤军作战,到时候我们要取胜也容易得多了。” 可是也有人对此抱着不同的看法:“非也!我以为该先战金人,只要将其杀退,蒙古军自然会不战而退,到时候还免了一番手脚呢。” 当然,还有更加特别,豪气冲天的,提议道:“以我之见,该当两面同时出兵。以我大明如今的实力,足以同时将两路敌人尽皆杀败了,何必非要分出个前后呢?” 这些或是对军事略懂,或是只会纸上谈兵的武官们在殿上侃侃而谈,直听到其他人一头的雾水,一时间委实是拿不出一个恰当的方法来了。 唐枫在旁看了半晌,知道自己若再任由这些人争论下去,只怕金人杀到北京城下都未必会有一个结果。因为他们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有无法让对方信服。所以在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唐枫便是一声清咳。当时,整个殿上就肃静了,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现在掌握着一切军政大权的安国公的身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