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0节 (第3/6页)
用交税,这才是我大明的国库日渐空虚的真实原因了。” “你的意思是?”崇祯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了唐枫,没想到他居然会直指这一点,就连自己这个皇帝都不敢去轻易触碰的大明宗室的利益。其实作为一国之君,崇祯怎么会不明白这一点呢,大明的那数十万的宗室成员就象是一棵树上的寄生者,不断地吸收着大树的养分,当大树一切正常的时候感觉不到它们的威胁,可一旦真的有了什么麻烦,他们所造成的危害却是极大的。土地的兼并,拿到手的土地不用交税,使得这些宗室越来越有钱,可朝廷和百姓却是越来越穷,这是许多人都看到的现实。但是却没人敢去动他们,因为这不光是太祖时就定下的成法,也因为他们乃是朱明王朝的基础。 但是唐枫却不这么看,从后来的历史来看,那些宗室根本只是一些寄生虫,当大明真的出现了大危机的时候,他们不但帮不上任何的忙,而且只会拖累朝廷,就是后来的那个什么南明小朝廷,若不是那些个皇帝无能,怎么也能做到象南宋那样偏安个百来年吧?可他们没有,只是几年工夫,就被清人所灭。从这一桩桩的事实里,唐枫可以肯定一点,这些宗室根本就是一无是处,只是拖累了大明朝廷而已。 “你的意思是?”崇祯有些艰难地开口问道。 唐枫深吸了一口气:“现在想要把宗室的祸患除去当然是不可能的,但陛下,我们却可以先削减他们的用度。就连皇上您在宫里的用度都削减了,难道作为宗室的他们就不能为我大明尽一份自己该尽的义务吗?臣以为,这一点比之开海禁更为迫切,只有这样,明年我大明的收支才会平衡一些,才能拿出银两来支付军费和赈济各地的灾民,这样我大明的江山才会稳固。” 崇祯被他的话又带回到了眼前的这副危局之中,的确,现在处处都需要用钱,即便辽东那边还能再拖上一拖,这陕西的事情却还是要尽快处理的。不然待到那里的乱民真的坐大,对整个大明的局面都是非常不利的。“你的提议朕已经记在了心上,你能如此替我大明着想,不畏惧其他,朕很是欣慰,朕会考虑这两个方案的。”最终崇祯说道。 知道要皇帝当即就做出了决定那是不可能的,唐枫只得低声应了下,然后道:“臣说的这些话其实也有些僭越和不恭了,还请陛下能够恕罪。” “朕刚才就说了会赦你无罪的,现在自然不会出尔反尔了。”崇祯面上带着一丝勉强的笑容安慰唐枫道。 “谢陛下!臣还有一言要奏报陛下,既然这削减宗室用度的建议是臣所奏,臣就甘愿以身作责,请陛下先削减了臣这个安平侯府的日常用度吧。” “你……”皇帝面上再次闪过了感动,他倒真忘了唐枫现在的身份,现在他也是宗室了。在点了下头后,崇祯才道:“你对朕的忠心朕知道了,在有那个必要的时候,朕自会这么做的,只是此事现在还不能让他人知道。” “臣记下了,臣不会将事情说与他人知晓的。”唐枫忙表态道。 皇帝在说了这么一番话后,便回宫去了,现在天下多事,身为天子的他当然不能长时间地待在外面了,说不定这时候又有什么奏章在等着他批复了呢。将皇帝送出了门后,唐枫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崇祯毕竟不是那些开国之君,在有些涉及到根本问题的事情上,他还是下不了那么大的决心的,但一国之君能如他这样,却已经是很难得了。 回到书房,唐枫便看到了一个高大的身影正在那里等候着自己,却是吕岸,这时候他才记起自己之前差人去将他叫来的事情,便走了上去道:“因为有个贵人来本侯府上,一时忘了招呼吕大人,倒是本侯失礼了。” “侯爷这话却是折杀下官了。”吕岸忙上前行礼道,他这两年当了锦衣卫佥事,而后又当了南镇抚司指挥使,现在身上也多了几分的官威,但在唐枫面前却不敢有丝毫的大意,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恭敬:“不知侯爷将下官唤来为的是什么事情?” “你先坐吧!”唐枫在指了下房中的一把椅子后自己率先坐了下来。待吕岸落座,他才道:“本侯得知了一桩大事,说的是陕西当地发生了几起百姓作乱之事,你可知道?” “这个下官也是听说了的,怎么,难道侯爷久居京城又想去陕西了吗?” 唐枫没有理会他的这个问题,而是自顾地说道:“那你可知道此事的起因啊?” “这个……听说乃是当地的官员贪得无厌,将朝廷拨发的赈灾粮食都私自挪用,害得百姓无以为继之下,那里的百姓才会突然暴乱将那县令杀死的。”吕岸看了一眼唐枫的表情后,才小心地回答道。 “不错,这也是本侯所知的经过了。我若是记得没错的话,在这一次各地频发灾祸的时候,我已经让锦衣卫的人注意着各地官员的情况了,对此你有什么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