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青花瓷(1) (第2/11页)
术史》中多有论述,也有许多文物材料支撑这些观点。 值得注意的是,蒙元政权强力推进的青花瓷并未因王朝的更迭而失落。在明朝建立之后,青花瓷不仅没有消失,而且越来越丰富多彩。 元代青花瓷主要供北方草原民族的统治者以及海外贸易的需要,而从明代开始,对青花之美的喜爱已成为人们共同的追求。明代以后景德镇民窑大量生产日用青花瓷具,这些青花瓷具的追捧者是中原的百姓。 草原民族对于蓝天白云的热爱,借助权力的推动,逐步地改变了汉民族对色彩的好恶,甚至成为一种深植于汉民族文化中的影响后世的审美基因。 青花瓷将来自草原的审美崇尚,融入中华审美体系之中,丰富了中华美学的内涵,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景德镇所在的赣鄱地域乃至整个江南,与青花色彩风格相近的蓝花布是民间最为流行的服饰布料。这是一种十分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其中的文化逻辑是人们对颜色之美有着本能的感悟。青、白两色是大自然最慷慨的美的馈赠,本应受到喜爱;但由于社会审美风尚习惯的影响,人们往往会失去对色彩之美的天然感受,青花瓷借助草原政权的力量打破社会习俗,重新恢复了人们对这种颜色之美的感觉,重新发现了蓝与白对比的美。 总之,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包容,相互渗透,共同繁荣,形成了多元化的灿烂的文化。青花瓷作为广泛流通的商品、贯通于各民族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多元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它既是文化交流、互鉴的结晶,同时也充分体现了文化交流、互鉴的力量。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明清时期,还创烧了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人们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 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进行研究,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近些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 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其青料发色浓艳,带结晶斑,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胎质多粗松,呈米灰色,烧结度较差。底釉白中泛黄,釉质较粗。 胎釉之间施化妆土。器型以小件为主,有复、碗、罐、盖等。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其余的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一点看来,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 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人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 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另一处是197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 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残片。胎质有的较粗,有的较细。纹饰有菊花纹、圆圈纹、弦纹、线纹等。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发黑;后一处的较淡。发色较黑者,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 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 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烧成温度提高,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实饱满。 胎色略带灰、黄,胎质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乳浊感强。其使用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