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节 (第4/5页)
军也就不会只是客气地将其驱逐离战场而是会尝试将其歼灭了。 被许平挂念的刘翼宣此时还在最初的突破口上——他是刚刚返回这里的。 当他的部队开始通过突破口去追许平的脚步时,刘翼宣突然发现两翼的明军出现反攻的迹象,他们正试图重新合拢恢复联系。 于是刘翼宣马上喊住了第十五步兵翼,命令他们马上掉头返回重新占领突破口的阵地。 “大将军命令我们全速前进。”一个许平派来的参谋抗议道,他已经给刘翼宣讲解说许平的命令和思路,要迂回到明军的后方和明军打一场混战,尽可能避免大规模的集团作战。 “但如果让明军恢复联系,那大将军就会失去和神射营的联系。”神射营还没有赶到突破口而许平并不知道这一点,刘翼宣认为如果这个突破口被封闭的话,神射营再想打开它就会变得很困难,明军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过来。刘翼宣没有气球,但他感觉明军的兵力正在向这里涌来,突破口的两侧都发现明军的异动,很可能神射营无法赶在明军夺回阵地前赶到,同样许平也不知道这一点。 “这是大将军的命令,大将军需要第十五步兵翼赶上。”参谋依然在抗辩,试图扭转刘翼宣的决心。 “大将军说过,如果一个指挥官深信命令是不正确的,那就应该果断地违背它。”根据许平的经验,一般说来低级指挥官即使认为命令不对,也会倾向于执行上级的命令——就是鼓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临阵判断,军官也只会在错误非常明显的时候才能鼓起勇气抗命,甚至就在这个时候能敢于抗命的都不是很多。许平的这条规矩就是古人所谓的“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以前黄石根据后世的经验强调坚决执行参谋预案,而没有太考虑到无线电的技术支持,许平因为对后世技术条件的无知而没有受到这个固定的影响,也不像新军旧部那样崇拜黄石,所以在他的军队里就又恢复了对临阵抗命的鼓励:“我现在深信大将军的命令是不对的。” 刘翼宣一面派人去追许平,一面把他还来得及控制的部下又都带回了突破口,紧急开始构筑野战防御工事。 在刘翼宣的南面是正在重新集结准备反击的第四十二团,而在他的北面是第七军直属的部队。 接到诚实师方向发生激战的消息后,李军长先是担忧,但等到顺军大致兵力的消息传来后,李军长就变成了愤怒:“以一万步骑进攻我们三万五千大军,许贼是疯了吗?” 站在李军长旁边的是王启年,当初他在北方同盟的时候就痛感许平对自己的深仇大恨,好几次对方穷追不舍差点都要了他的命,昨天的军事会议后王启年也认为顺军主力从太平府而来的可能性很大。而之前几次交手王启年深知许平的厉害,自问绝不是他的对手,至于易猛王启年也不是十分看好,所以就留在李军长的军部里打算相机行事。 “这绝不是许平!”王启年和吉星辉一样深信许平会留在大军中而不会亲身犯险,看到顺军的兵力后他更加深了这个看法,他向李军长指出这应该是一支佯攻部队,许平的杀手锏会在北方而不是东方。王启年和吉星辉一样立刻意识到顺军突破的威胁,而且随着战报不断传来,顺军明显要把战局引向混战后王启年又一次向李军长指出:“闯贼就是为了打乱局面,把我们后方闹得越乱越好,这个时候应该以静制动。” “如何以静制动?” “第十三镇维持不动,不要中了许贼的调虎离山之计……”王启年也主张全力强攻夺回突破口,这样已经侵入明军战线的顺军就会变成孤军,他们没有营地和大量的辎重,战斗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迅速降低,而且还会失去许平的统一指挥,无法和顺军主力紧密配合。 只要第十三师能够顶住许平从太平斧而来的主力强攻,王启年觉得以第十四师和第七军直属的力量仍然能够击败这一万顺军,毕竟人数上明军有二打一的优势。 “从高淳而来的顺军不可能超过两万,我们先分割他们,然后打败西边这一半,把他们驱赶开就行,不需要歼灭免得中计,然后掉头迎战剩下的一半——假如他们真还有一万的话。”王启年乐观地估计道:“这样我们的后方依旧坚不可摧,如果北面打得好我们可以考虑去增援公仆师,如果北面许平猛攻不休,公仆师也可以在诚实师的掩护下沿着大道且战且退。” 王启年让李军长把军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