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节 (第3/3页)
百姓就会认为是孤在扰民。且不说那位姑娘不一定是刺客,就算是,那也不是你们滥用权利的理由。” 皇太孙没给他解释,先教训了一通。 萧忠瞥了一眼萧炎: 你小子在背后说我什么坏话?我还什么也没做,皇太孙就没头没脑把我骂一顿…… 第22章 大虚惊太孙访私塾 皇太孙说完,抬脚往外走:“都记住了吗?孤不想再说第二次。” 也不用去抓刺客了,于是,就看到大队人马跟着皇太孙往私塾走去。 呼延锦急了,连忙赶在前面回了望南私塾。进门他就叫到:“吴先生,皇太孙他们过来了!您快跟我走!” 吴先生放下手里的书,并没有站起来,却笑道: “该来的,总会来。我已近古稀之年,在这世上多活了二十载,我已知足。若是今日殉国,请你把我的心意带给他,他若能明白,也不枉我忠心了一辈子。” “不!我父亲让我来保护您,我不能看着您能活不活!就连他也会怪罪我……”呼延锦不管这么多,打算过去打晕先生,扛起跑出去再说。 没想到吴先生摇头道:“你到扬州来,除了保护我,肩上还有更重要的任务。你不能为了一个耄耋垂暮的我,坏了兴邦正本的大事。那我才真的成为罪人了。” 呼延锦愣住了,确实,这次就是因为得了消息,父亲才派他来的扬州府。虽然线索又断了,他逛到宝应住几天,但这个任务还在没有完成,仍在继续。 他还在思绪万千,只见吴先生已经推开房门,朝学堂正对大门的门口走去。他衣摆飘飘,一幅说不出的从容淡定。呼延锦想跟过去,却被他用目光制止了。 吴先生搬了把椅子,就坐在学堂门口,等着皇太孙的到来。 呼延锦四下看了看,跳到院子里的一棵高大茂密的大叶女贞树上。女贞树冬天并不落叶,夏天树荫浓厚,这也是扬州人喜欢在屋前种女贞树的原因。 他刚在树上藏好,就听到院子外面有人声。呼延锦赶紧系上面巾。此时面巾当然不是用来挡脸的,而是用来打散呼吸声。内功深厚的人,轻微呼吸声也能听到,隔了几层面巾,剩下声音就微乎其微了。 门外传来叩门声,接着门被萧炎推开了,萧炎对着吴先生施礼到:“请问望南私塾的吴先生在吗?皇太孙殿下前来拜访。” 吴先生笑道:“老夫吴仁,便是望南私塾的教书先生。” 只见萧炎闪开,让皇太孙走了进来。皇太孙见吴先生并没有将他往里让的意思,也不介意,站在吴先生面前,给他行了一个见师礼。 吴先生也不客气,只微微欠首,受了他的礼。 皇太孙笑道:“孤受父王之托,预备改革科举,听闻先生善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所教学生既能应对科考,又可学以致用。孤特意前来向先生讨教一二。” 此话一出,不仅树上藏着的呼延锦吃了一惊,就连吴先生本人,心里很也意外:难道,这就是他滞留宝应的原因? “皇太孙殿下请讲。” 吴先生心里起了波澜,表面上仍旧不卑不亢。 皇太孙确实是好涵养,他站在院子里,并不觉得自己被怠慢,见吴先生开了口,便不疾不徐的问到: “若科举考试,上榜的举人致仕之后,却不能为府县做出贡献;上乙榜的贡生致仕之后,却不能为直隶府做出贡献;而殿试中皇上甚至无从下笔。请问先生,这怎么解?” 吴先生微笑道:“为科举而科举,先生所授揣摩圣意,学生所学猜测考官,是以学不能致用也。请问皇太孙,明朝疆土之大,各省教育强弱不同,江浙考生之首,与两广考生之首,相较如何?” “自不可同日而语。” “但江浙乡试所举之举人数量,却与两广举人数量相同,汇集至会试,整体考生能力又会如何?” “自是两极分化。” “会试、殿试为何而举?” “自是为京城朝廷选拔人才。” “京城的人才,是否需要平均来自大明各省?” “自是不必。” “皇太孙,您已经自己有了答案,老夫何必多言?” 皇太孙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又问道:“若是科举有所改革,今年乡试、明年会试上,可否能立刻试行新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