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狩大明_第18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4节 (第2/5页)

省了十万两银子,相当于一个穷省一年的税赋了。

    除了对日本和佛郎机依旧保留堪合制外,对其他各国海上贸易采取宽容的分级税收制,除了一些特殊物品,比如涉及军事和民间有技术保护需求的商品,基本上都可以自由经营。

    由此而诞生了技术保护的官方需求,专利局应运而生,专利局接受的第一单专利申请就达几百项之多,全部来自锦衣卫辖下的研究局,当专利申请获通过之后,锦衣卫随即在全国范围内抓了不少jian商,他们依靠卖盗版《大明牌》等涉及专利的物品发家,按照新颁布的专利法,他们被抄家,主犯被罚流役十年,从犯各被判三五年苦役不等,一时间大明娱乐公司产品被盗版的情况得到控制,每月利润上升了足足三成。

    第444章 【土改放贷】

    在苏州,一条鞭法也开始实施,桂萼雷厉风行地抓了几个大地主,他们以放印子钱的方式让许多农民家破人亡,田地被侵占,并且谎报土地情况,良田报次田,十亩报一亩,还将自己名下税款强转到别人头上,实在是罪行累累。

    桂萼按照新法,重新丈量田地,揭穿他们的诡计,将他们的罪行公诸于众,然后罚了他们一笔银子,限期令他们退还强索的土地,对拥有千倾以上良田的大地主采取阶梯收税的方法,高达百分之八十的赋税让那些大地主叫苦不迭,到处走后门想整垮桂萼,还召集无赖到苏州衙门前闹事,却被桂萼同知巡检司和苏州卫,将闹事者全抓了起来,每人重打二十大板,抓出为首者更是重打五十大板,当场打死了几个无赖,再也没有人敢出头闹事。

    几度交锋之后,眼看着插秧季节就要过去,高额的田租让那些大地主手里的田没人敢租,首先支撑不住的地主开始出售自己手里的田产,其他人看到朝廷态度坚决,也不敢再拖,免得田里颗粒无收,自己却还要交大比的税银,于是纷纷开始抛售田产。

    苏州大地主很多,他们集体抛售田产,供远大于求的情况之下,田地的价格雪崩一般瞬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低,许多本地人开始购买地产,保持家庭拥有的田产在赋税最低的十亩以内,纵然如此,依然有很多田卖不出去,这时候苏州府做出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由苏州府作保,大通钱庄苏州号给任何户籍在苏州府以内的农民发放买地贷款,手续繁复了点,不过这也是为了保证土地最终真正落到平民手中,所以消息一经宣布,前来贷款买地的农民依旧排出长队,让苏州府和大通钱庄紧急加派人手,并从扬州、杭州、南京紧急调动大笔银子应付贷款需求。

    因为准备充足应付得当,正德十五年四月六日这一天,大通钱庄苏州府贷出去的银子就达到了夸张的二百万两之多,因为购地者多,所以地价有所上浮,不过依然保持在一个相对低的价位,三日之后,贷款购地的风潮终于过去,统计之后大通钱庄算得总共贷款四百五十八万两之多,扬州、杭州、南京的库银为之一空,险些不够支付的,好在这次行动是有计划的,桂萼早清算出田地数目,富余田产的数目,可能会出售数目,基本上与计划相当,唯一变数较大的就是田产的售价了,为此比计划中多贷款了五十多万两银子。

    新法规定新购田第一年免租金,所以买到地的农民第一年只需还贷即可,因为赋税降低,他们大约五年之后可以还完贷,从此过上富裕的生活,为防止田地再次流入大地主手里,新法对卖地做出了详细规定,另外大通钱庄苏州号推出了长期贷款模式,给临时需要用钱的人提供了方便,高利贷的生意被严厉打压,只能在黑暗中生存了。

    宁波市舶司属于杭州地界,不过宁波开港通商之后万商云集,紧邻杭州的苏州同样有很多机会,黄素良在桂萼的支持下加大了纺织工场的投入,在段飞的建议下,品牌的观念首次出现在纺织行业,质优价廉的飞鹰牌各种布料出现在市面上,黄素良甚至在苏州开了几家飞鹰连锁成衣店,按照段飞所说的模式,高价挖来手工精湛而且很有时尚感觉的裁缝,制作出成衣请身材姣好的模特穿着,或者送给达官贵妇,或是免费为青楼红妓量身定做衣服,目的只为广告效应。

    段飞只需动口,大受启发的黄素良自会帮他办得妥妥帖帖,甚至举一反三做得更好,开海通商之后慕苏制衣裳而至的商人购买了大批飞鹰牌布料,打算卖到全国甚至全世界去,而飞鹰牌的服装,暂时受众还比较少。

    黄素良手里资金充裕,所涉及的绝不仅仅是纺织这一块,景德镇的陶瓷、江南的茶叶——尤其是苏州吴县洞庭山的洞庭碧螺春,几乎成了他手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