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种田指南 第170节 (第1/2页)
高玉兰疲惫地抬头,被吓了一跳。 这几日,她头悬梁、锥刺股,深陷暗无天日的刷题地狱。 一开始还高高兴兴的,只觉自己刷了题,考试不说有十分胜算,也有七分。 可题这玩意,越刷,不会的就越多,白鹭洲的考题量又大,高玉兰再怎么天才也只是不足十岁的孩子,知识量有限,刷着刷着,就魔怔了,面色煞白,高长松让她休息她也不乐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把考的那些吃透了,又将自己掌握的按体系复习了一遍,但同时,她对试卷集也产生了ptsd。 高玉兰:我知此物有奇效,但我真的不想看见了。 她才告一段落,高长松竟然…… 高玉兰迟疑道:“这是……” 高长松说:“是钟离大郎,他关心你学业,特意又买了一份。”随即投以勉励的眼神。 高玉兰:qaq。 …… 白鹭洲书院坐落于江心洲,江水环绕,青翠雅静,远观可见白鹭成列,直上青天。 书院的创立者名为江万里,春秋齐国人。 与落后的生产力不同,春秋时的修行体系已发展得很完善了,甚至已从云端跌落。 周朝之前,修士当道,随着两教大战结束,封神榜祭出,道门与佛门的乱象就基本结束了,形成了东西分治的格局。 那时的炼器师也不少,可大多是先天派的。 先天派崇尚老子无为而治那一套,认为器物都是自先天灵气中应运而生的,他们只负责打造形体,那是先天之气寄居的场所。 周朝以前,先天派大行其道,可到周朝后,人族开始兴盛,各家学派兴起,文士诞生了,他们用学派的思想,用三寸不烂之舌改变国主的意志,世间已从神治缓慢过度为人治。 于是有炼器师提出,倘若只寄希望于先天之气的伟力,我们这些炼器师又有何作用呢? 何况先天灵气越来越少了,寄希望于它们,八百年都打造不出像样的法器,一个名为墨文的修士提出,我们应通过后天手段,锻造法器,只要技艺够精湛,朽木也能成型。 于是同先天派分庭抗礼,这是后天炼器师的开端。 炼器一门发展至今,先天派已所剩无几了,后天派也分化出不同的支流。 白鹭洲书院属切磋派,其名源于《诗.衞风.淇奥》。 诗曰:“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宝器。” 这句话的意思是:骨质材料以切作加工,象牙制品则用磋,玉得以琢的方法来加工,石头磨就可以了。只有经过了切磋琢磨这些加工方法,才能成为好的器物。 其实后面还跟了一句,意思是人的学问知识能力,就如同骨象玉石这些材质的切割一样,需要精心的切磋琢磨,才能有所成就,可这是文士拿来勉励弟子的。切磋派的炼器师认为,倘若将四个字局限在人身上,反倒是狭隘了,于是只留前句,不看后语。 由此可知,白鹭洲书院更在意扎实的功底,与日复一日地锻炼,他们不相信瞬时的顿悟,鼓励弟子脚踏实地。 打好基础,才能创新。 现在的书院长文启星认为:灵光一现,是看个人的悟性,这不是后天能培养出来的,书院的培育,只能令学子打好基础,成为庸才。 这里的庸,是“中庸之道”的庸。 庸才总比不知天高地厚的蠢材强。 高玉兰自己是个野路子,深知未经系统化学习的不便之处,她崇尚白鹭洲书院的切磋精神,一心报考。 高长松也是个务实的人,又尊重meimei的意见,双方一拍即合。 那么白鹭洲书院,对提议出五三的高长松,真的颇有微词吗? * “妙哉,此题乃从《周髀算经》脱出,我却不知解法竟有三种。” 李九照撸着山羊胡,手捧粗制滥造的试卷集,摇头晃脑。 初,流出的只有试题,并无答案,魃宥召集多人一同探讨,才做出一份试卷,即便如此,主观题是否切合出题人之心,他们也说不准。 算学还好些,都有固定答案,他请来的学子中能人辈出,三人用三种不同方式得出相同答案,这样的,就把解法都放上去了。 白鹭洲书院的夫子研究答案,时常被启发,他们认为,无论是提出攥集子的人也好,解答案的人也罢,都有精妙之处。 也有夫子捻着“序”道:“高长松这名,我似听过。” 一旁的夫子立刻摇头晃脑问道:“你是喝过白酒,还是听过《牡丹亭》亦或是往勾栏瓦子跑?” 这三样都是新生事物,近一年在大安很流行。 这些夫子性格各不相同,有高不可攀、不染凡尘的,也有风流倜傥,留恋人间繁华的。 那人说:“白酒喝过,《牡丹亭》听说过,勾栏瓦肆听说过。” 这些太火,想不知道都难。 “这些都是高十二郎做的。” 对方“哎呀”一声,似忽然想起在哪听过他名字:“原来如此。” 又有人看着总结分析说:“他说我爱出这题,我这次偏不出……” 大安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