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带雨晚来急_第十二章 与君长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与君长谈 (第1/2页)

    书房。

    李初浔接过景渊递来的请帖看罢,才叫跪在地上的使者起身,皮笑rou不笑道:“既是四弟与我邀约,岂有不赴之理,来这一趟辛苦你了,景渊,带他下去领赏。”

    “小人谢过成王殿下。”

    烫金贴子扔在桌上,摊开来是颜体行楷,端庄沉稳,笔迹无可辨别出自谁之手,防亲如防敌,滴水不漏。

    身为皇室子弟,李初浔早已习惯弟兄之间明争暗斗,皇上子嗣兴旺,三位公主,六位皇子,近来宫主又传出添丁之喜,兄弟姐妹众多,个个另结心思,哪怕是一母同胞,譬如他与他哥之间已经算得上亲近,终究还是隔了一层业障,云归的事,近乎无可解。

    李初浔掀了本公案瞧,是都察院送过来的卷宗。他自从卸去边防之职,待在金陵这几个月无所事事,老头子肯定不会叫他插手京城及周边任何军务,于是甩他一个不痛不痒但就是容易得罪人的差事——都御史,上谏君主,下察百官,说好听了是言官拾遗,难听点就是刺儿头。

    他李初浔虽然常常被人说道,什么混世魔王,但又不是个没事儿挑事儿自找麻烦的傻子,也明白他爹压根儿不怎么喜欢他过多干涉朝政,于是日日消极怠工,不点卯不考绩,挂牌子游手好闲,什么事情都叫手底下的人按规矩办,本就是井然有序的章程,没他管也鲜少出事。

    于是他才有大把闲散时光跟云归厮混在一起。

    只是最近怕是不能清净,朝局有变,他哥暗中传信叫他多少还得悠着点,小心行事,或可避其锋芒。这话说得没有隐喻,就是明示,最近陆家风声很紧,骄奢yin逸养大的小少爷当街打死了人,案子告进京兆府管不了,与陆岐交好的刑部尚书直接调走卷宗,并且不打算与都察院、大理寺三司会审,摆明了弄权营私宁事息人。

    避其锋芒?

    案折一下一下敲打着手心,李初浔眉间冷意更甚,他是怎么跟刑部说的?

    ——杀人偿命,天经地义。

    陆家眼看着过不去他和都察院这道关卡,开始着了急,连陆商羽都整日想要见他。

    李初浔和陆家没有半句话可讲,是两条流不到一处的河,泾渭分明,当初非要把陆商羽塞进门儿的时候,他早就明白警告过了,谁知不光那女人中了邪似的拿清白做赌注,就连他自己亲爹,皇帝陛下也相当满意这门别扭到狗屁不通的亲事。

    陆家是平叛功臣,平谁的叛?蓟亲王,皇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他的亲叔叔。老头子是把陆家女当做定海神针砸给了他,告诉他千万安分守己,不要做什么春秋大梦。

    老子越是压迫,儿子越是逆反,这道理放在皇家也是一样的。

    李初浔这些年就没怎么回过金陵,皇后娘娘心疼小儿子,对皇帝陛下多少有些寒心,俩人之间心生隔阂,青梅竹马自小的情意出现裂缝,才叫人有机可乘,贵妃地位一路攀升,四皇子也越来越受器重。

    李初浔还记得幼时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他爹真算得是长情守旧的好皇帝、好夫君了,可什么时候一切就都变了呢?蓟王谋反使得皇上多疑多思,也越来越不像他记忆中的父亲,逐渐变成了无时无刻不在讲究君臣之道的帝王。

    当然,这不仅仅只是针对他而言。

    他那好命的哥哥,太子殿下,从前是皇帝最器重的、最宠爱的儿子,这几年不照样卷进深潭处处掣肘么。

    皇帝陛下杯弓蛇影,心病无医,提防他俩甚于其他任何人,似乎是爱之深责之切,又似乎是矫枉过正过犹不及。四皇子与陆家成勾结之势而在朝中大力收揽各方,他都看不到,或是看到了也并不在意,仍旧执意打磨李初浔兄弟两个,把他们塑造成合格的君臣模样,兄友弟恭,而非二子夺敌,兄弟阋墙,于是太子事事优于成王,但太子必得对亲弟弟扶持相协,李初浔则不敢也不能有任何不甘心。

    他们二人哪怕演戏也要装出个兄弟情深。

    可惜啊,这出戏很快就要拆台,

    云归就是那个破局的劫数。

    十年前偶遇兰因,如今早该有个结果了。

    “叩叩叩”,外间传来了敲门声,以及一道温和的嗓音:“殿下,君砚求见。”

    “进来,没那么多规矩。”

    君砚推开而入,李初浔起身去搀他,君砚抓着他的手臂,每一步都走得小心,这地方他不常来,李初浔鲜少许人进他书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