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七十二变之二_第十章 路灯下的旧书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路灯下的旧书摊 (第3/3页)

皮上的字也觉得很有些吃力,书虽然多,不过其实也没有什么可买,旧诗词自己前世已经看了许多,至于“革命文学”,图书馆里尽可以借阅,自己此时在这里翻书,不过是一时间觉得无聊,反正回宿舍也是看书,不如就在这里看一看目录。

    不过泛泛地看过一遍,黎毓贤却终究将一本书拿在手里,打开了书页,是,石川啄木的短歌,自己前世曾经看过的,当年是周作人先生的译本,那时每当自己多用了一点脑,便对石川啄木的这样一句诗感受鲜明,“就像远方有电话铃响着一样,今天也觉耳鸣。”

    如今的翻译者已经是周启明和卞立强,一九六二年一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十几年前的书了啊,确实很是陈旧了,书页已经泛黄,不过保存还算完好,书页没有破损,页面也很干净,黎毓贤翻了翻,问道:“多少钱?”

    那人伸出两根手指:“两毛。”

    黎毓贤取出钱夹子,数出两毛钱来递给他,交易便做成了。

    正在这时,忽然一阵夜风刮过,黎毓贤感觉那风带着显明的寒意,顺着自己的衣领和袖口就钻了进去。

    此时的齐齐哈尔,天气已经很凉,九月的时节,处处是一派nongnong的秋意,树叶黄得非常快,仿佛一夕之间,枝头的叶片就全都转黄,当然这中间是有一个过程的,只是就在人不经意之间,变化已经非常深刻,空气中的气温开始下降之后,忽然某一天抬起头来,便看到树叶已经纷纷变为黄色。

    黎毓贤紧了一紧衣领,站起来拿着书,快步向学校的大门走去。

    到了这一年的十二月,中共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二号这一天闭幕,当天刚好是冬至,黎毓贤坐在宿舍的床上,听着同伴们说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黎毓贤想的则是,冬至本来应该是吃饺子的,“避免冻坏耳朵”,不过自己晚饭只是简单吃了面。

    其实还很想吃羊rou,北平东安市场的羊rou锅是很出名的,当年自己时常会去东来顺吃涮羊rou,自己是很喜欢吃羊rou的,没有膻味当然是好,即使有,黎毓贤也不介意,羊rou真的是好,尤其是冬季,一锅热腾腾的烧羊rou就是人世的慰藉,驱散了外间的寒风,一碗羊汤下肚,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暖起来,只不过毕竟是很久远的事情了,此时只是回忆。

    黎毓贤还想着,这一天家里是怎样的过节,其实不必去揣测也知道,大概率是和平时一样。

    中共的“移风易俗”在自己家中推行得特别好,大姐不必说,是受“党的教育”成长起来的,不但是坚定的无神论,而且对于传统的那些情怀也以为很是不必要,什么中秋端午之类,在她心中难以激起共鸣,没有什么感觉,过什么节都和平常时候一样。

    至于母亲,她是民国十七年生人,也就是一九二八年,当中共政权正式建立的时候,她已经二十一岁,即使是苏军入东北的时候,也已经是国高毕业,所以意识形态相当程度还是旧式的,然而崔星兰也并不在意节日,“什么年节的,没那么多说道”,自己家里是“没年没节”,倒并非是崔星兰怎样拥护党的号召,实在是家里太穷,因为生育难以控制,人口繁重,赚工资的人长期只有父亲一个,贫困一直如同暗云一般,笼罩在这个家庭的上方,因此崔星兰哪里有心情过节?

    崔星兰对于节日的漠视,并不是源于文化观念上的变革,更多的是现实的贫穷磨灭了她对于节日的兴趣,家里是如此的穷,节日里可该吃一点什么呢?要怎样显出与平日的不同呢?于是崔星兰便也就不注重节日。

    因此黎毓贤忽然便有一个想法,许多文化思想方面的推动,其实不如经济方面的变化有用,批判一百句旧风俗,其效力都不及贫穷对节日兴趣的摧毁力度。

    这时大家的话题转了:

    “很快就要期末考试了啊,要抓紧复习了啊。”

    “每次一说到考试,就有些紧张呢。”

    “我们这里,就属毓贤最轻松,她是肯定不必担心的。”

    本宿舍的黎毓贤如今在校内也是小有名气了,上一次期末考,年级第五名,还在校刊上发表文章,已经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才女。

    黎毓贤笑道:“谁说的?考试毕竟是很严肃的事情,可不能掉以轻心啊,我也是压力很大的。”

    毕竟距离自己当年读女师大的年代,半个世纪已经过去,知识有很大的更新,文学方面自己倒是有些底子,然而数学之类还要努力,英语也要重新捡起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